科室: 口腔科 主治醫師 楊改靜

  一、苔質

  1、厚薄

  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和邪氣之深淺。外感疾病初起在表,病情輕淺,或內傷病病情較輕,胃氣未傷,可見到薄苔。舌苔厚或舌中根部尤著者,多提示外感病邪已入裡,或胃腸內有宿食,或痰濁停滯,病情較重。舌苔由薄轉厚,提示邪氣漸盛,為病進;舌苔由厚轉薄,或舌上覆生薄白薪苔,提示正氣勝邪,為病退的徵象。如薄苔突然增厚,提示邪氣極盛,迅速入裡;苔驟然消退,為正不勝邪,或胃氣暴絕。

  2、潤燥

  主要反映體內津液的盈虧和輸布情況。滑苔為水溼之邪內聚的表現,主痰飲、主溼。燥苔提示體內津液已傷。高熱、大汗、吐瀉後,導致津液不足,而見燥苔。糙苔可由燥苔進一步發展而成。多見於熱盛傷津之重證。

  3、腐膩

  主要測知陽氣與溼濁的消長。舌苔薄膩,或膩而不板滯者,多為食積,或脾虛溼困;舌苔白膩而滑者,為痰濁、寒溼內阻;舌苔黏膩而厚,口中發甜,是脾胃溼熱;舌苔黃膩而厚,為痰熱、溼熱、暑溼等邪內蘊。

  腐苔多因陽熱有餘,蒸騰胃中穢濁之邪上泛,聚積舌面,主食積胃腸,或痰濁內蘊。膿腐苔,多見於內癰或邪毒內結,是邪盛病重的表現。病中腐苔漸退,續生薄白新苔,為正氣勝邪,病邪消散之象。

  4、剝(落)苔

  舌面光潔如鏡者,稱為鏡面舌。舌苔不規則地剝脫,邊緣凸起,界限清楚,形似地圖,部位時有轉移者,稱為地圖舌。舌苔剝脫處,舌面不光滑,仍有新生苔質顆粒,或舌乳頭可見者,稱為類剝苔。

  一般主胃氣不足,胃陰枯竭或氣血兩虛,亦是全身虛弱的一種徵象。舌紅苔剝多為陰虛;舌淡苔剝或類剝苔,多為血虛或氣血兩虛。鏡面舌色紅絳者,為胃陰枯竭。

  5、真、假苔

  對辨別疾病的輕重、預後有重要意義。病之初期、中期,舌見真苔且厚,為胃氣壅實,病較深重;久病見真苔,說明胃氣尚存。新病出現假苔,乃邪濁漸聚,病情較輕;久病出現假苔,是胃氣匱乏,病情危重。

  二、苔色

  1、白苔

  可為正常舌苔,病中多主表證、寒證、溼證,亦可見於熱證。苔薄白而潤,可為正常舌象,或為表證初起,或是裡證病輕,或是陽虛內寒。苔薄白而滑,多為外感寒溼,或脾腎陽虛,水溼內停。苔薄白而幹,多由外感風熱所致。

  苔白厚膩,多為溼濁內停,或為痰飲、食積。苔白厚而幹,主痰濁溼熱內蘊;苔白如積粉,捫之不燥者,稱為積粉苔,常見於瘟疫或內癰等病,系穢濁溼邪與熱毒相結而成。苔白而燥裂,粗糙如砂石,提示燥熱傷津,陰液虧損。

  2、黃苔

  主熱證、裡證。苔色愈黃,說明熱邪愈甚。舌尖苔黃,為熱在上焦;舌中苔黃,為熱在胃腸;舌根苔黃,為熱在下焦;舌邊苔黃,為肝膽有熱。

  舌苔由白轉黃,或呈黃白相兼,為外感表證處於化熱入裡,表裡相兼階段。

  薄黃苔提示熱勢輕淺,多見於風熱表證,或風寒化熱入裡。苔淡黃而潤滑多津者,稱為黃滑苔,多為陽虛寒溼之體。或為氣血虧虛,復感溼熱之邪所致。

  苔黃而乾燥,甚至苔幹而硬,顆粒粗大,捫之糙手者,稱黃糙苔;黃黑相兼,如燒焦的鍋巴,稱焦黃苔。均主邪熱傷津,燥結腑實之證。黃苔而質膩者,稱黃膩苔,主溼熱或痰熱內蘊,或為食積化腐。

  3、灰黑苔

  主陰寒內盛,或裡熱熾盛等。灰黑苔可見於熱性病中,亦可見於寒溼病中,但無論寒熱均屬重證,黑色越深,病情越重。

  苔質的潤燥是辨別灰黑苔寒熱屬性的重要指徵。在寒溼病中出現灰黑苔,其舌苔灰黑必溼潤多津;在熱性病中出現,其舌苔灰黑必乾燥無津液。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