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水樣便腹瀉是臨床常見症狀之一,主要由病毒或產腸毒素性細菌引起,多為輪狀病毒或產毒素細菌感染,小兒尤其是兩歲以內嬰幼兒。夏季腹瀉通常是由細菌感染所致,多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瀉多由輪狀病毒引起,以稀水樣或稀糊便多見,但無腥臭味。
五種原因可導致水樣便
1、飲食不當
常因暴飲暴食,進食過多的高脂高蛋白食物,飲酒、飲冰涼飲料過多,或受涼之後。或進食腐敗、汙染的食物,如隔夜食物未加熱消毒,臭魚爛蝦,不新鮮的螃蟹、海味,久存冰箱內的肉類食品,發酵變質的牛奶及奶製品。主要由於有刺激性、生冷及腐敗汙染食物等因素引起深黃色或帶綠色的水樣便。
2、腸道感染
如常見的嗜鹽桿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及葡萄球菌等感染,引起深黃色或帶綠色的水樣便。
3、全身性感染
如傷寒、副傷寒、肝炎及敗血症等引起深黃色或帶綠色的水樣便。
4、藥物所致
如水楊酸製劑、砷、汞及瀉藥等引起深黃色或帶綠色的水樣便。
5、食物過敏
個別病人對食物產生過敏反應也會引起深黃色或帶綠色的水樣便。
在腹瀉得到控制之後可以食用爛炒米粥、炒麵粥(有非常好的收斂作用)、也可以用豆漿機自制稀米粥糊,但需要禁油。需要注意的是,在此之前需要控制多纖維的蔬菜、生鮮水果、肉類和菸酒。
在腹瀉完全得到控制之後可以少量多次進食,但應該以穀類食物為主,避免含油脂過多、不宜消化的煎炸食物,如油條、油餅、烙餅、餡餅、炸醬麵等不宜過早進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