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脂肪壞死的特點是皮下脂肪組織出現無痛性結節及斑塊,能自行消退,預後良好。那麼皮下脂肪壞死如何鑑別診斷呢?下面介紹下皮下脂肪壞死的鑑別診斷:
1、結節性紅斑:亦可發生對稱性分佈的皮下結節,但結節多侷限於小腿伸側,不破潰,3~4 周後自行消退,愈後無萎縮性疤痕。全身症狀輕微,無內臟損害。繼發於其它系統性疾病(如白塞病等)者,則伴有相關疾病的症狀。病理表現為間隔性脂膜炎伴有血管炎。
2、硬紅斑:主要發生在小腿屈側中下部,疼痛較輕,但可破潰形成難以癒合的潰瘍。組織病理學表現為結核結節或結核性肉芽腫,並有明顯血管炎改變。
3、組織細胞吞噬性脂膜炎:亦可出現皮下結節、反覆發熱、肝腎功能損害、全血細胞減少及出血傾向等,但一般病情危重,進行性加劇,最終死於出血。組織病理學變化可出現吞噬各種血細胞及其碎片的所謂“豆袋狀”組織細胞,這可與本病鑑別。
4、結節性多動脈炎:常見的面板損害亦是皮下結節,其中心可壞死形成潰瘍,但結節沿動脈走向分佈,內臟損害以腎臟與心臟最多見,外周神經受累十分常見。核周型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 P-ANCA )與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具有診斷價值,病理證實有中小動脈壞死性血管炎,動脈壁有粒細胞與單核細胞浸潤。
5、皮下脂膜樣 T 細胞淋巴瘤:
表現高熱、肝脾腫大、全血細胞減少及出血傾向,與系統型結節性脂膜炎極其相似。但脂肪組織中有腫瘤細胞浸潤,均為中小多形 T 細胞,中扭核及腦回狀細胞核具有重要診斷價值,常有反應性吞噬性組織細胞出現。免疫組化 CD45RO 和 CD4 陽性,而 CD20 陰性。
6、惡性組織細胞病:與系統型結節性脂膜炎相似,表現高熱、肝脾腫大、全血細胞減少、紅斑、皮下結節等,但組織細胞異形性明顯,並可出現多核巨異常組織細胞,病情更為凶險,預後極差。
7、皮下脂質肉芽腫病:面板損害 結節或斑塊,0.5~3cm ,大者可達 10~15cm ,質較硬,表面面板呈淡紅色或正常皮色,輕壓痛,分佈於面部、軀幹和四肢,以大腿內側常見,可持續 0.5~1 年後逐漸隱退,且不留萎縮和凹陷。無發熱等全身症狀。早期的病理改變為脂肪小葉的包性炎症,有脂肪細胞變性壞死,中性粒細胞、組織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晚期發生纖維化,組織內出現大小不一的囊腔。本病好發於兒童,結節散在,消退後無萎縮和凹陷,無全身症狀,有自愈傾向。
8、類固醇激素後脂膜炎:風溼熱、腎炎或白血病的兒童短期內大量應用了糖皮質激素,在糖皮質激素減量或停用後的 1~13 天內出現皮下結節,結節 0.5~4cm 大小不等,表面面板正常或充血,好發於因應用糖皮質激素而引起的皮下脂肪積聚最多部位,如頰部、下頜、上臂和臀部等處,數週或數月後可自行消退,無全身症狀,如激素加量或停用後再度應用也可促使結節消退。多數病例無全身症狀。組織病現可見病變在脂肪小葉,有泡沫細胞、組織細胞和異物鉅細胞浸潤及變性的脂肪細胞出現並見針形裂隙。
9、冷性脂膜炎:本病是一種由寒冷直接損傷脂肪組織引起的一種物理性脂膜炎,表現為皮下結節性損害,多發生於嬰幼兒,成人則多見於凍瘡患者或緊身衣褲所致的血迴圈不良者。
10、其他:還需同胰腺性脂膜炎(胰腺炎和胰腺癌)、麻風、外傷或異物所致的皮下脂肪壞死等相鑑別。此外尚須排除 a1 抗胰蛋白酶缺乏脂膜炎,類固醇類激素後脂膜炎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