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肌痙攣:為單側面肌的陣發性不自主抽搐為特徵的慢性疾病。臨床表現為面部肌肉快速頻繁地抽搐,起病多從眼角抽動開始,然後涉及到同側口角,嚴重者同側眼不能睜開,口角向同側歪斜連帶頸部肌肉抽動,部分病人可伴有同側聽力下降。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二、三叉神經痛:為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反覆出現發作性、短暫性、電擊樣劇烈疼痛。常見的為三叉神經第2支、(上頜神經)第3支、(下頜神經)疼痛。表現為:眼於口裂之間的面板、上脣、上頜牙齒和齒齦、硬顎和軟顎、鼻腔、上頜竇及鼻咽部粘膜、耳顳區和口裂以下面板、下頜部牙齒及牙齦、舌前2/3、口腔底部黏膜、外耳道和鼓膜等處疼痛部分伴有面部感覺和咀嚼運動的障礙。
病因:
常見病因為神經根部受壓引起,分為原發和繼發。
1、原發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是由於面神經、三叉神經根部受血管壓迫,血管的搏動使面神經和三叉神經異常放電,導致臨床症狀的出現。
2、繼發麵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繼發腫瘤壓迫所致,以三叉神經痛常見。面肌痙攣常為腫瘤壓迫出現面癱後轉化為面肌痙攣。
治療:
一、繼發性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一般針對病因治療,多數為手術切除佔位病變。
二、原發性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目前採用的治療方法分為:手術與非手術。
(一)臨床常用的非手術治療方法:
1、面積痙攣的治療:
(1)口服藥物:卡馬西平,苯妥英鈉。短期有效,長期效差,常見副作用:粒細胞減少、單純血小板減少、導致血液病,並可使記憶力減退,視力、聽力下降,肝功能損害等。
(2)區域性注射:應用肉毒素注射,起作用3月-8月,可以重複注射。屬於對症治療,不是根治性方法。
2、三叉神經痛
(1)口服西藥:卡馬西平、得利多、苯妥英鈉等上述藥物可暫時止痛或緩解疼痛。此類藥物具有耐藥性,效果越來越差。常見副作用:粒細胞減少、單純血小板減少,導致血液病,並可使記憶力減退,視力、聽力下降,肝功能損害等。
(2)封閉治療 :採用穴位注射藥物(無水酒精、甘油、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麻痺阻滯神經,起到症狀緩解暫時止痛的作用。多次封閉後止痛效果不佳。
(3)射頻術 :又稱熱凝術,以穿刺針刺入半月神經節,利用射頻儀在組織內產生電熱,根據不同神經纖維耐受的溫度不同,有選擇地破壞傳導痛覺的纖維,從而達到止痛效果。易復發。且復發後再採用其它方法治療有部分患者效果較差。
(4)針刺及鐳射治療:常可一度緩解疼痛。可以重複應用。屬對症治療,易復發。
(二)手術 :
微血管減壓手術(MVD術):微創手術,是針對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的血管壓迫這一根本原因的治療,屬於根治性手術。面肌痙攣一次性治癒率達98%左右,三叉神經痛一次性治癒率達95%左右,複發率低。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