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小管壞死(ATN)是急性腎衰竭最常見的型別,約佔75%~80%。它是由於各種病因引起腎缺血及/或腎毒性損害導致腎功能急驟、進行性減退而出現的臨床綜合徵。主要表現為腎小球濾過率明顯降低所致的進行性氮質血癥,以及腎小管重吸收和排洩功能低下所致的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失調。
急性腎衰竭是兒科臨床常見的危重症,表現為腎功能急劇壞轉,體內代謝產物瀦留,水、電解質及酸礆平衡紊亂。1992年我國腎病學界討論規定,急性腎衰竭時血清肌酐(SCr)值應每日上升44~88μmol/L(0.5~1.0mg/dl)。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改善患兒急性腎衰竭預後、提高患兒生存率的關鍵所在。
急性腎衰竭導致的腎小管壞死的診斷依據:
1、根據尿量
凡符合臨床症狀所述少尿期的少尿或無尿標準者,在排除尿瀦留後即考慮急性腎衰。臨床上如少尿甚至尿量增多但血尿素氮持續上升和具有其他腎衰的臨床表現及生化改變者則為非少尿型急性腎衰。
2、臨床各期的表現
(1)少尿期:少尿期一般持續1—2周,長者可達4—6周,持續時間越長,腎損害越重,持續少尿大於5天,或無尿大於10天者,預後不不良。
(2) 多尿期:當急性腎衰竭患兒尿量逐漸增多,全身水腫減輕,24小時尿量達250ml/m2以上時,即為利尿期,一般持續1—2周(長者可達1個月)此期由於大量排尿,可出現脫水、低鈉、和低鉀血癥。早期氮質血癥持續甚至加重,後期腎功能逐漸恢復。
(3)恢復期:利尿期後,腎共蒙改善,尿量恢復正常,血尿素氮和肌酐逐漸恢復正常,而腎濃縮功能需要數月才能恢復正常,少數病人遺留部分不可逆性的腎功能損害。此期患兒可表現為虛弱無力、消瘦、營養不良、貧血和免疫功能低下。
營養所致的ATN多為非少尿型急性腎衰竭,臨床表現較少尿型急性腎衰症狀輕、併發症少,病死率低。
3、病因診斷
(1)腎前性和腎實質性急性腎衰竭鑑別。
(2)腎後性急性腎衰竭:泌尿系統影像學檢查有助於發現導致尿路梗阻的病因。
4、血液生化改變
血漿尿素氮升高、血肌酐升高、血漿二氧化碳結合力下降、血清鉀增高、血清鈉降低(大多為稀釋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