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笑失常是指患者本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時而大笑時而嚎哭,捉摸不定。此病可能是由於大腦出現問題所致,可以去醫院的神經內科、精神病科治療。引起哭笑失常的原因主要是大腦功能的紊亂,精神活動不正常,也可能是因為某些興奮劑的作用。狂病是引起哭笑失常的常見病因。
狂病引起的哭笑失常經腦電圖檢查、顱腦CT檢查、顱腦MRI檢查、尿常規、血常規、便常規常可確診。
1、血液檢查:
白細胞總數自(12~30)×109/L不等,中性粒細胞百分率大多在80%以上,大單核細胞百分率亦可增加。
2、 尿常規檢查:
常可發現輕度蛋白尿,偶有透明管型。
3、腦脊液檢測:
其壓力在正常範圍或稍有增高,蛋白質輕度增高,細胞數稍增多,但很少超過200×106/L,主要為淋巴細胞。
4、免疫學試驗:
A)血清中和抗體或:對未注射過疫苗、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者有診斷價值。缺點是在病程第8天前不易測出。接種過疫苗的患者,如中和抗體效價超過1∶5000時,對診斷狂犬病仍有價值,因僅注射疫苗者其抗體效價較低。近來亦有采用ELISA進行抗體檢測。
B)熒光抗體測定:即狂犬病毒抗原檢測。應用熒光抗體檢查腦組織塗片、角膜印片、冷凍面板切片中的病毒抗原,發病前即可獲得陽性結果。方法簡便,數小時內可完成,且與小鼠腦內接種檢查內氏小體方法有較高的符合率,因此是實際應用價值較大的一種試驗。在有經驗的實驗室中,免疫熒光試驗的可靠性可達95%以上。最近採用快速狂犬病酶鏈免疫吸附診斷法(rapid rabies enzymeimmuno diagnosis,RREID)可用於檢測腦組織中狂犬病毒抗原,只需肉眼觀察或酶標儀測定結果即可,如陽性反應顯示橘黃色,陰性反應則無色,甚為快速簡便。
5、病毒分離
從患者腦組織、脊髓、涎腺、淚腺、肌肉、肺、腎、腎上腺、胰腺等臟器和組織雖可分離到病毒,但機會均不多,自腦脊液和唾液中則更不易分離出病毒;患者的存活時間越長,病毒的分離也越困難。分離病毒可採用組織培養或動物接種,分離出病毒後可用中和試驗加以鑑定。
6、腦組織動物接種與檢查
均於死後進行,動物接種為將死者腦組織製成10%混懸液接種於小鼠腦內(2~3周齡的乳鼠較成年鼠為敏感),陽性者小鼠於6~8天內出現震顫、豎毛、尾強直、麻痺等現象,10~15天內因衰竭而死亡。死亡小鼠腦組織切片中可發現內氏小體。
以死者腦組織或咬人動物死亡後的腦組織作病理切片或壓片,用Seller染色及直接免疫熒光法檢查內氏小體,陽性率可達70%。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