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乳腺病中心 主治醫師 鄭剛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拂曉就迫不及待跳下床,精神飽滿地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我們把他們稱為"雲雀";而另一種人卻是日上三竿才醒來,到了晚上便生龍活虎,靈感和創意都在此時迸發,我們把這種人比作"貓頭鷹"。

  近期發表於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夜班可能會增加罹患卵巢癌的風險。與此同時,“雲雀”們的卵巢癌風險卻比“貓頭鷹”高。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早已認定,夜班會破壞人體的正常生物鐘(晝夜節律),是強烈的致癌因素。這項研究納入了1101名常見晚期上皮細胞卵巢癌女性患者,另389名交界腫瘤以及1823名健康的女性作為對照組。平均年齡在35-47歲之間,並記錄工作時間以及夜班史。

  研究結果發現:在侵襲性腫瘤組中,約1/4的女性(26.6%,293)有夜間工作經歷,交界腫瘤組中1/3(32.4%,126)女性有夜班工作史,同一情況在對照組中僅1/5(22.5%,412)。與對照組相比,卵巢癌女性的避孕藥使用率較低,並且生育較少。這也證實了避孕藥和母親身份是已知的降低卵巢癌風險的因素。另外,三組的平均夜班時間為2.7至3.5年,主要分佈在醫療行業,飲食服務行業,辦公和行政支援行業。

  與朝九晚五的人群相比,夜班會增加腫瘤風險,其中晚期腫瘤風險增加24%,早期腫瘤風險增加49%。 在夜班人群中,“貓頭鷹”所佔比例佔27%,超越“雲雀”的20%比例。可是,“雲雀”們的晚期卵巢癌的風險更高,為29%;而“貓頭鷹”為14%,但無統計學差異。而對於交界性腫瘤,“雲雀”與“貓頭鷹”的結果很相似的,為57%和43%。與此同時,只有50歲以上的女性罹患卵巢癌受夜間工作影響。這一研究結果與乳腺癌的研究一致,但是本研究並沒有發現隨著夜班時間的增加,卵巢癌的累積風險升高。

  研究人員認為,褪黑激素可能是主因。褪黑激素在夜間釋放,調節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褪黑激素還能清除有害的自由基,促進其他抗氧化劑在體內生成。但夜晚的光刺激會抑制褪黑激素釋放,這或許就是夜間工作升高卵巢癌風險的一大原因。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