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母體面上有凝血塊及壓跡是胎盤早剝的症狀,胎盤早剝有時症狀與體徵均不明顯,只在產後檢查胎盤時,胎盤母體面有凝血塊及壓跡,才發現胎盤早剝。妊娠20周後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稱為胎盤早剝(placental abruption)。輕型胎盤早剝主要症狀為陰道流血,出血量一般較多,色暗紅,可伴有輕度腹痛或腹痛不明顯,貧血體徵不顯著。重型胎盤早剝主要症狀為突然發生的持續性腹痛和(或)腰痠、腰痛,其程度因剝離面大小及胎盤後積血多少而不同,積血越多疼痛越劇烈。
經過科學家數十年的研究,發現胎盤早期剝離與高血壓(包括妊娠高血壓綜合徵,原發性高血壓,腎性高血壓)、創傷,胎膜早破、孕婦年齡、吸菸,使用可卡因等因素相關。血管病變胎盤早剝孕婦併發妊娠期高血壓疾並腎臟疾病,尤其已有全身血管病變者居多。當底蛻膜螺旋小動脈痙攣或硬化,引起遠端毛細血管缺血壞死以致破裂出血,血液流至底蛻膜層形成血腫,導致胎盤自子宮壁剝離。
機械性因素外傷(特別是腹部直接受撞擊或摔倒腹部直接觸地等)、胎位異常行外倒轉術矯正胎位、臍帶過短或臍帶繞頸、在分娩過程中胎先露部下降,均可能促使胎盤早剝。此外,雙胎妊娠的第一胎兒娩出過快或羊水過多於破膜時羊水流出過快,使子宮內壓驟然降低,子宮突然收縮,也可導致胎盤自子宮壁剝離。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