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冠心病發病率正逐年上升。冠狀動脈血管的粥樣硬化及斑塊堵塞,造成心肌缺血,以至於出現心絞痛、心肌梗死甚至心衰、死亡,對人們的生命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然而,當前人們對冠心病的認識及預防卻存在諸多誤區。
一、只有老年人才會得冠心病
臨床以及諸多研究中發現,冠心病正在逐年年輕化,我國冠心病發病年齡明顯提前。目前已發現最早的心肌梗塞患者只有25歲,30多歲就做過冠脈介入甚至外科搭橋的患者比比皆是。資料表明,冠狀動脈的硬化早在青年甚至幼年時期就已經開始,而當前青少年高血壓的多發更加劇了這一過程。因此,有著冠心病家族史以及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的青中年人,更應該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中年後保證每年一次的健康體檢。
二、沒危險因素就不會得冠心病
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男性、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菸、飲酒、缺乏合理運動等,有著這些危險因素的人群為冠心病的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患有冠心病以及冠心病急性發作的概率均要大於普通人群,但是這並不代表沒有危險因素的人群就不會患上冠心病。現代研究表明,基因在冠心病發病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沒有危險因素而仍患上冠心病的原因或許與此有關。因此,對於沒有危險因素的人群來說,同樣需要注意飲食健康和生活方式的調整,另外,一年一度的健康體檢也很重要,以便能及早發現心臟的問題。
三、胸痛就是冠心病
胸痛是冠心病最常見的臨床症狀,因此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在反覆出現胸痛的時候會很緊張,懷疑自己患上了冠心病,甚至會自行服用一些治療冠心病的藥物。但需要注意的是,胸痛同時也是其它疾病的重要臨床表現之一,例如:頸椎病、肩周炎、肋軟骨炎、胸膜炎、心包炎和消化道疾患等。因此,建議出現胸痛時一定要到正規醫療單位進行診治,以便能夠對冠心病及早發現和正確治療,同時避免延誤其他疾病的治療。
四、症狀輕時,能不吃藥就不吃藥
很多冠心病患者在發病不重時,都儘量忍著不吃藥,認為如果常吃藥以後就沒效了。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例如硝酸甘油等急救用藥,只有長期連續吃且每天吃的頻率又很高時,才可能產生耐藥性;間斷服用,甚至一天吃上三四次,都不會形成耐藥性。因此冠心病患者當有症狀發作時,一定要及時服用急救藥物來緩解心臟的缺血癥狀,否則持續的心肌缺血可能會發展為心肌梗死,從而造成生命危險。
五、沒症狀或指標正常就可以停藥
有一些藥物是冠心病患者需要長期甚至終生服用的,包括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以及降脂藥如他汀類,此外有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還要長期服用降壓、降糖藥物。有的患者在心臟沒有症狀或查血時各項指標正常時,就認為自己冠心病已經沒有大礙了,往往會自行停藥或減藥,而這會造成斑塊發展的加速從而導致血管狹窄、堵塞。冠心病患者需要注意的是,自行改變服藥方案是對自己生命健康的不負責任,任何用藥方案上的調整,一定要經過正規醫院心血管科大夫的診斷。
六、放了支架或搭過橋就萬事大吉
許多冠心病患者在支架或搭橋術後感覺症狀明顯減輕,甚至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有心絞痛的發作,體力精神方面也有恢復,因此就覺得萬事大吉,不需要再注意了。這也是冠心病患者中的一個常見誤區。
支架和搭橋只是保證了手術當時血流灌注的恢復,至於這種血管再通的效果能保持多久,跟患者術後是否按醫囑堅持服藥、是否有健康的飲食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有關,也與患者是否伴有其他冠心病危險因素有關,甚至與遺傳因素也有關。此外,很多患者會伴有多支病變,如果術後不加註意,支架和橋血管很容易出現再狹窄甚至閉塞,其他沒有手術處理的血管同樣容易出現狹窄的加重,最終導致心絞痛、心梗的再發,患者不僅承擔了生命健康風險也將承擔再一次的手術和醫藥費用。
所以冠心病患者術後一定要注意定期複查,術後3個月複查血項,術後半年到一年複查一次冠脈造影。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