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通外科 主任醫師 周繼盛

       患急性壞死性腸炎的嬰幼兒症狀不典型,產嬰多在出生後3~10天發病。由於早產或低體重而收治於監護病房,在人工餵養期間或對未成熟兒因吞嚥反射建立不完全而放置胃管鼻飼期間發現胃內有瀦留,繼有腹脹、嘔吐、便血發熱或體溫不升,心率過速或緩慢,腹肌緊張、腹部脹氣、腹壁紅斑等體徵。急性壞死性腸炎的檢查方法有哪些呢?
  1、血常規檢查
  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並有核左移,中毒顆粒及空泡等;血小板多降低,重症病例更明顯。
  2、大便常規檢查
  可見大量紅細胞,少量白細胞,潛血試驗強陽性,革蘭染色可見較多的革蘭陽性粗短桿菌,有時可見到壞死脫落的腸黏膜和假膜。
  3、大便培養
  多數可分離出產氣莢膜桿菌,還可有致病性大腸埃希菌,痢疾桿菌,沙門菌等。
  4、凝血機制檢查
  凝血時間常延長,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血漿魚精蛋白副凝試驗多陽性,凝血因子有不同程度的減少。
  5、電解質檢測
  低血鈉,低血鉀,低氯及酸中毒等。
  6、B超檢查
  對胃腸道影像學檢查經驗的不斷積累,有與X線檢查有相互補充的趨勢採用這一檢查手段會更方便,快捷。
  7、X線檢查
  急性壞死性腸炎的X線表現多種多樣,不同病期不同臨床型別因病理改變不同其X線表現亦不相同,腹部仰臥正位和立位X線平片是確診該病的主要方法,因本症有腸穿孔危險,故禁做鋇餐和鋇灌腸檢查,急性期每6小時攝片1次觀察病情變化,早期以小腸脹氣為主,腸壁間增寬乃因腸黏膜及黏膜下水腫,充血,壞死所致,輕中症腸壁可見囊樣積氣,腸腔內液體增多,腸間隙增寬(如腸間隙增寬大於5cm有診斷意義),腸黏膜皺襞變粗或模糊,甚至邊緣呈深鋸齒狀改變,部分病人腸管呈大跨度拱形或階梯狀排列,重者腸管發生大片狀或節段性壞死或穿孔,X線表現為動力腸梗阻,腸麻痺,區域性腸管狹窄,僵直,失去正常的柔軟弧形,氣液平面明顯,腹腔內滲液增多或進行性增多,腸曲向腹部中央聚集,腸管與腹壁間距離增寬模糊,整個腹部密度增高,若某腸段全層壞死,可見腸襻擴張,動力喪失,位置與形態固定,提示病變嚴重,即將穿孔或已穿孔,氣腹是腸管穿孔的X線特徵,遊離氣體在前腹壁與充氣腸管之間呈一倒置的三角形透亮影。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