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寶寶是否從新增輔食開始就出現邊吃飯邊玩玩具或是邊看電視的情況,或者是含著飯菜不嚼不吞?您的孩子是否愛吃零食、挑食、不餵飯就不會吃飯(有些是被餵飯),吃得少不長個或者吃得過多而肥胖?
上述是家庭日常養育過程中經常會遇見餵養及飲食行為問題,包括餵養行為、進食行為、食物選擇和進食環境等。從臨床就診情況來看兒童飲食行為問題好發於2-6歲,2歲以內的發生率隨著月齡增加逐漸增加(父母報告可高達60%),7-8月齡兒童的發生率為25%;12-14月齡發生率為35%;19-24月齡發生率為45-50%。
不良的習慣會對孩子身心健康造成什麼影響?
這些不良的習慣會對孩子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
1、可能會因為營養攝入的不均衡而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以及長期的身體機能。
2、不愛吃飯不愛咀嚼的孩子口腔功能及牙齒的發育也會受到。
3、從孩子能力培養的角度來說,這些不良飲食行為習慣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自信,令孩子產生依賴大人的心理,甚至破壞注意力。
孩子形成了不良的飲食行為習慣,家長們需要反思的問題還有很多:在寶寶開始對食物發生興趣的最初,有沒有給予孩子自主權,逐步引導孩子形成自己進食的習慣?是否總是過於擔心寶寶會餓著?是否總是在孩子吃飯問題上給了孩子太多的心理壓力?是否為了哄孩子吃飯而使出各種招數把吃飯變成一個討價還價的事情?而對於孩子不良飲食行為習慣,家長們往往抱怨孩子“難養”,且通常沒有意識到孩子進食本能的破壞,他們作為家長自己應該承擔絕大部分責任。
那如何糾正呢?
孩子吃什麼,什麼時候吃是由家長決定的,而要不要吃,要吃多少則由孩子自己決定。吃飯時,家長要做好自己和孩子的角色定位,在寶寶開始對食物發生興趣的最初,要給予孩子自主權,逐步引導孩子形成自己進食的習慣。當孩子出現了飲食行為問題,要分析尋找原因,在改進過程中,目標設定要小一些,要有可行性;家庭成員的意見一致也非常重要,充分體現家長的愛,耐心和對孩子的尊重,但也要有底限。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