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小兒外科 主治醫師 王合鋒

  血管瘤是一種先天性脈管發育畸形,屬於錯構瘤性質。常見的面板及皮下血管瘤,絕大多數為良性,無生命危險,但對功能,尤其對容貌可有一定的影響。

  臨床表現:

  1、毛細血管瘤,草莓狀血管瘤,發病率很高,佔新生兒中的1/100,通常出生後即發現,或在生後數週內只有小的紅斑點,以後逐漸增大,高出面板,鮮紅或深紅色,狀似草莓。多見於顏面部、頭部面板、頸部,軀幹和外陰也可見到。偶爾可發生潰瘍,甚至出血。草莓狀血管瘤通常在1~4歲間逐漸消退,4歲後還可繼續緩慢縮小。

  2、海綿狀血管瘤,多生長在皮下組織內,有時侵入肌肉,多見於軀幹、四肢和腮腺等部位。瘤體較大,有的有增長傾向,瘤體表麵皮膚顏色正常或暗藍色。觸之為柔軟腫塊。海綿狀血管瘤也有緩慢自行消退的可能。

  3、混合性血管瘤,主要生長在面頸部,也可見於身體其他部位。一般在出生後頭6個月迅速增長,可達很大範圍,具有極大的侵犯性,正常組織可受嚴重破壞。腫瘤形態不規則,藍紅色,容易發生潰瘍、出血、感染、壞死和瘢痕形成。巨大血管瘤內常滯留並消耗大量血小板、凝血因子和纖維蛋白原,使發生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即Kasabach-Merrit綜合徵。

  4、蔓狀血管瘤,多發生在額顳部頭皮下及肢端,可見一高起的腫物,面板潮紅,皮下隱約可見迂曲的搏動和蠕動,聽診可聞及雜音,捫之有搏動並可摸到條索狀擴張的血管,區域性溫度增高。蔓狀血管瘤一般不自行消退。

  5、紅斑痣、葡萄酒斑,出生即存在,平坦不高出表皮,多在面部,也有在軀幹、四肢,加壓可短暫褪色,隨即恢復。此類血管瘤出生後不再發展,終身存在,絕大多數無症狀,可影響美觀。

  治療:小兒草莓狀血管瘤可等待自愈,消退後不留痕跡。海綿狀血管瘤消退時間較長,手術治療適應於影響肢體功能的海綿狀血管瘤及蔓狀血管瘤。

  硬化劑注射,無水酒精、平陽黴素等。注入血管瘤後,瘤體內細胞脫水而代謝紊亂,破壞血管內皮細胞,發生無菌性壞死,纖維結締組織增生,直至萎縮。

  鐳射治療,對於表淺的血管瘤效果較好。

            腹壁血管瘤,體積較小,可以觀察,如果生長速度過快,可以儘早干預

                     生後2天發現大腿部血管瘤,體積大

                 顏面部血管瘤,經鐳射治療兩次,效果不好,需考慮硬化劑注射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