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副主任醫師 歐少陽

  排便情況

  問詢病史和臨床評估排便情況瞭解嬰兒的大便頻率和性狀,嬰兒排便需要多長時間。

  排便困難:嬰兒排便用力或哭鬧約10min才排出軟便;

  大便乾結:嬰兒大便幹,如下圖(布里斯托1型~3型)。

  伴隨症狀

  嬰兒是否伴有哭鬧、便血,曾經或目前是否存在肛裂、肛周炎、肛周膿腫、肛瘻等。腹部檢查時注意有無輕度腹脹,左下腹部是否可捫及便塊;肛周及會陰外觀檢查時注意觀察有無肛周紅斑、肛裂,肛周或衣物有無大便遺蹟,進行提睪反射、提肛反射檢查;檢查下肢肌張力;必要時進行腹部B超、大便常規及潛血試驗等檢查。

  個人及家族史

  瞭解胎便排出時間,是否有反覆泌尿道感染史,胃腸道疾病(先天性巨結腸、結腸息肉、炎症性腸病等)以及其他疾病(過敏性疾病、甲狀腺和甲狀旁腺疾病等)。

  餵養情況

  關注餵養方式、餵奶量,特別注意是否有配方奶衝調過稠,乳母過食辛辣食物,近期的輔食新增情況;注意纖維素及脂肪的攝入,鈣、鐵、鋅等補充劑的應用。

  生長髮育

  瞭解胎齡、出生體質量、目前體質量和身長,評估有無體質量、身長增長不良及生長髮育遲緩。

  危險訊號

  有以下症狀之一者,應考慮存在病理情況,如先天性巨結腸、肛門狹窄、腸息肉、肛裂、牛奶蛋白等食物過敏等,需及時轉診或會診:

  1、胎糞排出困難;

  2、頻繁嘔吐、腹脹;

  3、便血(大便潛血試驗強陽性);

  4、肛門會陰處異常腰骶骨彎曲缺失, 無提肛反射,無提睪反射,下肢肌張力降低;

  5、生長不良(身長、體質量增長不良)。

  安撫教育

  1、向家長解釋嬰兒排便困難或大便乾結的發生機制,部分母乳餵養兒會出現大便少的情況,屬於生理現象;

  2、鼓勵家長保持積極的態度,關注嬰兒體格長情況,並長期、耐心培養 嬰兒的良好排便習慣。

  護理指導

  1、導嬰兒護理,特別是臀部護理,避免紅臀與肛裂的發生;

  2、指導對嬰兒規律性排便的培養。可以從嬰兒2~3月齡開始,餐後給予嬰兒一定的如廁時間,保持排便頻率記憶。排便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有足夠耐心;

  3、腹部按摩,以臍部為中心,順時針方向稍用力旋轉按摩;

  4、多運動,被動操或主動操可促進腸道蠕動。

  餵養指導和飲食干預

  1、倡母乳餵養,乳母飲食均衡,減少或避免觸辛辣食物攝入;

  2、飲食干預與行為調整相結合,以保證正常的腸蠕動,並維持良好的排洩習慣;

  3、適時合理新增輔食,適當增加纖維素、脂肪以軟化大便;

  4、適量増加水或其他液體(如含山梨醇的李子、梨、蘋果等果汁)的攝入量,以增加大便次數及大便中的水分;

  5、鈣、鐵、鋅等營養補充劑可能増加大便乾結,應在醫師指導下合理補充;

  6、益生元有軟化大便的作用,可在醫師指導下應用,必要時選用新增益生元的配方奶粉;

  7、對於髙度懷疑因牛奶蛋白過敏而引起排便困難/大便乾結的嬰兒,應轉診至專科進行診斷和干預。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