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疫苗的新聞層出不窮,而水痘也從本月開始進入季節性高發期,每天都被問題疫苗霸著屏,恐慌的人啊,怎麼理性面對“神祕”的疫苗呢?抽空給大家說說接種疫苗後哪些不良反應是正常的?出現不良反應時,我們可以怎麼處理?
疫苗出現的本意是為了預防、控制傳染病的發生,用於人體接種的生物製品。它的機理其實是將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謝產物經減毒、滅火方法制成後注入人體內,從而激發人體產生免疫反應,達到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害。“火的沒邊”的問題疫苗給我們帶來的不良問題是哪些,今天分享的圖片中說的還是不錯的。這裡我就說說,正規疫苗接種會有哪些不良反應?如果孩子出現的不良反應,我們該如何處理?這些不良反應到底是如何引起的呢?
任何疫苗在接種後都有可能產生一定的不適反應,這是因為雖然致病成分雖經過了減毒、殺滅處理,但仍會有一定的毒性,仍可能發生一些過敏反應及不良反應,我們稱之為一般不良反應,是一種正常現象。
(1)疫苗接種後注射部位會出現紅腫反應,接種部分疫苗甚至會出現膿皰,破潰出現分泌物,隨後自行脫落結痂,這是正常現象,家長不必驚慌;
(2)如果打針出現硬結,這也是正常現象,這時可敷熱毛巾,促進區域性硬塊消散,每次15分鐘左右,每天三四次即可;
(3)發燒是疫苗注射後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一般溫度不會超過38℃,若機體無其他不適,可不做處理。如果體溫超過38℃,則可以給予物理降溫,多休息,多喝水。
以上不良反應是由疫苗本身的性質決定的,反應程度在一定限度內,且具有一過性並非永久性,不會引起不可恢復的器官損傷,一般2~3天就會好轉,也不會留下後遺症,大可不必過分擔心。
如果接種後造成接種者機體組織、器官受損,在無疫苗質量問題和接種差錯的情況下發生的藥品不良反應,則就稱之為預防接種後異常反應。較常見的有:過敏性反應和無菌性膿腫。在過敏反應中,過敏性皮疹較多見,其次是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管性水腫及癲癇、腦炎等神經系統疾病。某些疫苗有特定的不良反應,如卡介苗接種引起淋巴結炎、骨髓炎和全身播散性感染等。如果高燒伴有呼吸困難、接種一側的腋窩淋巴結重大、蕁麻疹、蒼白、心跳過速,則此時必須立即就醫。
導致疫苗不良反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疫苗的質量 某批疫苗質量不合格,疫苗純度較低,疫苗的毒株、均勻度、疫苗生產工藝存在問題,疫苗中佐劑、防腐劑的新增、疫苗的冷鏈裝置出現問題,都會影響疫苗的質量;
2、疫苗種類 部分疫苗較其他疫苗容易出現不良反應,這是由疫苗本身的性質決定的。有報道顯示,接種百白破疫苗後,在注射部位容易出現發熱、紅腫、硬結等不良反應;
3、醫護人員接種水平 接種人員疏忽導致誤種、稀釋液使用錯誤、接種部位有誤、接種消毒工作做不好,不良反應程度有差別;
4、孩子的體質不同 孩子的體質不同,免疫力存在差別,接種反應也不同。有的孩子是過敏體質,部分疫苗就無法接種。
不可否認,疫苗在控制和預防疾病方面功不可沒。在接種疫苗時,有的輕微症狀是正常現象,家長大可不必過於擔心。接種疫苗出現不良反應的風險遠小於不開展預防接種而造成的傳染病傳播的風險。在保證疫苗質量的條件下,疫苗出現較為異常的反應概率還是很小的,一旦較為劇烈的異常反應出現時,還是需要及時就醫的。雖然目前問題疫苗的訊息鋪天蓋地,但客觀來講,疫苗還是人類的功臣。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