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主任醫師 楊獻春

人們在感到身體不適時,經常用到“上火”這個詞來形容:牙痛說是“上火”,眼睛紅腫、口角糜爛說是“上火”,小便赤黃、大便祕結也說是“上火”。上火,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其實,“上火”是中醫專有名詞。中醫認為,在人體內有一種看不見的“火”,它能產生溫暖和力量,提供生命的能源。如果失去制約,火性就會浮炎於上,表現出病症,統稱“上火”。中醫用“火”來形容身體內的某些熱性症狀,上火的程度較“熱氣”還重。一般所說的上火,也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後出現的內熱證。濟南市中醫醫院兒科楊獻春

    引起上火的具體因素很多。情緒波動過大、中暑、受涼、傷風、嗜菸酒以及過食蔥、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貪食羊肉、狗肉等肥膩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會上火。

    要避免上火,首先要保持科學的生活規律,按時作息,避免熬夜,定時定量進餐,不為趕時間放棄一頓,也不為一席佳餚而暴飲暴食。其次,多吃清火食物,如新鮮綠葉蔬菜、黃瓜、橙子、綠茶等。胡蘿蔔對補充人體的維生素B,避免口脣乾裂也有很好的療效。平時多飲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過於油膩性的食物。最好少吸菸,少飲酒。此外,還要保持平和的心態,避免情緒受到刺激而上火。

    中醫把頭昏、咽喉腫痛、口乾、舌爛、脣裂、目赤、耳鳴等偏上部位的火熱症狀稱作“上焦火”,把煩熱口渴、胃脘痛等中間部位的稱作“中焦火”,把便祕、尿赤、陰癢等偏下部位的稱作“下焦火”。按臟腑開竅來分,目赤腫痛稱“肝火”,鼻扇氣喘稱“肺火”,口舌生瘡稱“心火”等等。結合人體內在情況,這些火還可統分“虛、實”兩大類,症狀重、來勢猛的屬實火;症狀輕、時間長,伴手足心熱、潮熱盜汗等的屬虛火。

治療上火要注意兩點:一是選用中藥,而不盲目用西藥,因前者是調理全身以治本,後者為針對症狀治標。二是遵照中醫理論辨證施治,如治中焦火宜投清胃散等,治心火用導赤散等,治實火用三黃片、牛黃解毒片等藥瀉火。用藥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近年來,我們根據每個孩子的不同情況配製成小水丸,預防上火效果不錯,有些家長上火擅自加大劑量也吃孩子的藥,同樣取得較好療效。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若見“火”就用瀉下藥,只能針對症狀治其標,反而損傷小兒的消化功能。應請醫生調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