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古方稱“黃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解釋為:“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今俗通作黃芪。”黃芪是重要的補氣藥之一,無論古方記載還是現今臨床用藥,很多地方都有其用武之地,而且,效果往往立竿見影。有一個傳頌千古的經典醫案就真實地反映了黃芪的功效。
黃芪與柳太后的故事
南北朝時期,許胤宗在南陳新蔡王手下做官時,柳太后突患中風不能言,脈沉而口噤,不能服藥。請遍名醫治療都沒有效果。眼見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新蔡王更是心急如焚,精通醫藥的許胤宗說:“既不能下藥,宜湯氣蒸之,藥入腠理,周時可瘥”於是用黃芪、防風兩味藥煮湯數斛,放到柳太后的床下,藥汁瀰漫,煙霧繚繞。果然,柳太后當天晚上就能說話了,經過一段時間調理,柳太后便康復同以前一樣了。
後人評價:防風能制黃芪,黃芪得防風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也。人之口通乎地,鼻通乎天。口以養陰,鼻以養陽。天主清,故鼻不受有形而受無形;地主濁,故口受有形而兼乎無形。柳太后之病不言,若以有形之湯,緩不及事;今投以二物,湯氣滿室,則口鼻俱受。非智者通神,不可回生也。
黃芪的來源及作用
【來源】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乾燥根。
【產地】黨蔘主產于山西、黑龍江、內蒙古等省區。
【性味】甘,微溫。歸肺、脾經。
【功效】健脾補中,昇陽舉陷,益衛固表,利尿,託毒生肌。
黃芪的服用
《本草綱目》:黃芪甘溫純陽,其用有五:補諸虛不足,一也;益元氣,二也;壯脾胃,三也;去肌熱,四也;排膿止血,活血生血,內託陰疽,為瘡家聖藥,五也。因此,黃芪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
1、脾氣虛證。為補中益氣要藥,能昇陽舉陷,長與治療脾虛中氣下陷之久瀉脫肛,內臟下垂。常與人蔘、柴胡、升麻同用。
2、肺氣虛證。能補益肺氣,常與紫菀、款冬花、杏仁同用。
3、氣虛自汗證。能補脾肺之氣,益衛固表,常與牡蠣、麻黃根等同用。
4、氣血虧虛,瘡瘍難潰難腐,或潰久難斂。
5、痺證、中風後遺症。
另外,人們常認為“黃芪是補藥,補藥無害,多多益善,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其實,只要是藥就有禁忌,黃芪也不例外。
黃芪的禁忌
1、有潮熱、盜汗、顴紅、五心煩熱、咯血、消瘦等“陰虛陽亢”者;
2、有發熱、面紅、氣粗、咳嗽、痰多並氣喘、胸部悶滿等“表實”者;
3、身上有痞塊硬結、腫脹、腹痛甚等“邪盛”者;
4、有便祕、小便深紅、舌苔厚膩或白膩或黃膩等“身有溼熱”者;
5、身有膿皰瘡或膿瘡潰爛,併發熱或區域性紅腫發燙等“熱毒熾盛”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