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鍼灸科 副主任醫師 馬建華

  首先,關於“冬病夏治”的概念。“冬病夏治”是鍼灸科特有的一種預防、治療疾病的手法,是我國傳統醫學――中醫學“治未病”理念的很好體現,它是指在夏季氣溫最高、陽氣最旺之時,即三伏時節,對於某些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病變,在疾病還未發作之前,進行預防性治療的一系列治法的總稱。

  俗話說“防患於未然”,中醫古典醫籍也說“上醫不治已病治未病”,也就是指高明的醫生,應該“治未病”,即“未病先防”與“既病防變”。也就是說,一方面,在疾病尚未發生之前,通過對身體的保健調理,增強正氣,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以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預防疾病發生的目的;另一方面,對於已經發生的疾病,要根據疾病的變化規律,在疾病尚未累及更多臟腑經絡之前,採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傳變,保護好未受累及的臟腑,這樣才能起到“桴鼓相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這個理論思想的指導下,中醫特別重視疾病的預防,並由此發明了很多的方法,目前在臨床上比較普遍應用的當屬“冬病夏治”,即夏季入伏時節的藥物貼敷了。

  下面,我們來了解以下什麼是“冬病”。冬病並不是單純指冬天發生的疾病,而是指某些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病變,以及在夏季表現出冬天之寒證者,也包括本身體質偏寒者,如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溼、類風溼等;在夏季怕風畏冷,不喜空調、電扇,喜溫燙食物,欲穿長袖衣衫等;冬天特別容易感冒,平時手腳發冷,容易生凍瘡等;經常腰痠背痛,頸肩疼痛,關節疼痛,特別是痛處不紅不熱,每當天氣陰冷、感受寒涼加重,喜厚衣被等;胃脘痛喜熱飲,婦女痛經,得熱則舒等,這些表現都屬“冬病”的範圍。而“夏治”是指在夏季氣溫最高、陽氣最旺之時,運用鍼灸、天灸或內服藥物來治療或預防上述疾病。

  中醫學認為,冬病夏治的原理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

  1、中醫學的天人相應理論。

  中醫天人相應理論認為,天人是合一的,人體陰陽氣血的盛衰,與自然界有著密切的關係,兩者可以互相影響。人體的陽氣與自然界的陽氣,生於春,旺於夏,收於秋,而藏於冬。伏天時,自然界夏季陽氣最旺,人體的陽氣在夏天也應達到最高。

  2、中醫學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理論。

  自然界存在著許多致病因子,古人將之概括為風、寒、暑、溼、燥、火,稱為“六淫”,其中寒邪引發的疾病,發病時間以冬季為主。但中醫認為,疾病的形成,外因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人的體質狀態,遭受寒邪侵犯的人往往機體陽氣不足,寒邪積久不散更傷陽氣,導致內寒。所以說“冬病”多以寒邪侵入為外因,以患者體質的陽氣不足為內因。

  《內經》認為:“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強調了“陽氣”對於人體健康長壽的重要性。對於“陽氣”病症,《內經》雲“春夏養陽”,即是在春夏季節,順應天人相應之養生大道,借天之陽而補人體之陽;加之夏季人體面板的腠理疏鬆,陽盛於外而虛於內。在此時,藉助自然界旺盛的陽氣,養其內虛之陽,以助人體陽氣的生長,在治療疾病上可以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三伏天,人體面板的腠理完全開洩,選取特定的穴位進行敷貼,所貼藥物最容易由面板滲入穴位經絡,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對相應的臟腑起到扶正去邪的效果,

  3、治未病理論。

  夏天是“冬病”緩解期,天氣炎熱,人體陽氣相對旺盛,尤其在三伏天,在此期間進行冬病夏治,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從而扶正祛邪、預防疾病,未病先防,減少冬天發病次數,降低發病程度,達到標本兼治、促進疾病痊癒的目的的目的。

  敷貼期間的注意事項:

  1、注意貼敷時間不要過長,避免起泡,以免引起感染;

  2、一旦起泡,小的可不必處理,直徑達一釐米的,最好用消毒針頭將水泡挑破,再塗上紫草油或龍膽紫;

  3、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4、不要貪涼;

  5、不要吃肥甘厚膩、生痰助溼的食物;

  6、禁食海鮮、蝦等發物,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