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科 副主任醫師 王清賢

  一直以來,食物都被稱作是最好的藥物。研究發現,許多食物具有抗癌和防癌的作用,許多藥膳食療方中含有抗癌、防癌作用的有效成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科學、合理地選用抗癌食物就可以增強患者的機體免疫力,改善體虛狀況,從而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  

  1、十有八九的癌症是吃出來的

  我們的祖先非常聰明,早在3000年前就認識到飲食問題的嚴重性,大家都可能知道《黃帝內經》,這是中醫防病治病的寶書,其中關於飲食有這樣精闢的論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膏樑之變,足生大丁”。這兩句話,簡單而意義深刻。大家想想很多疾病的產生不正是因為飲食失調所致嗎?飲食所傷,往往影響脾胃功能,聚溼、生痰、化熱或變生它病,為癌症的發生埋下了伏筆。

  2、消化系統病症與吃的關係最為密切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人以食為本”,但我們的飲食到底出現啥問題呢?飲食與癌症真的有關嗎?研究顯示:飲食在癌的病因中佔30%~35%,不良的飲食習慣與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腸癌等消化道癌有關。國內外近年報道:認為飲熱茶能破壞人體食管的“粘膜屏障”。據我國食管癌高發地區流行病學調查,全部食管癌患者中發現行7%左右的人,有喜好熱飲、硬食、快食或飲酒的習慣,並經動物實驗研究證明:飲酒和熱食、快食等對食道粘膜有一定的灼傷和腐蝕作用,粘膜細胞出現增生性病變,進一步可發生癌變。此外,研究亦表明:自然界中廣泛存在著一種真菌黃曲酶素,其中B1是目前所知的強致癌物質,此毒株所產生的黃曲酶素,尤其對肝癌有較強的誘發性。另外,亞硝胺類物質,3、4苯並芘等的汙染,均可導致癌症的發生。

  趙先生,確診為食管癌,追問飲食情況時發現,趙先生喜歡食燙食,平時吃飯速度很快,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都成為他發病的誘因。其實,這些情況在很多古書中都有警示,《醫門法律》亦曰:“滾酒從喉而入,自將上脘燒灼,漸有熱腐之象,而生氣不存,狹窄有加,只能納水,不能納谷者有之,此所以多成膈症。”這些不當的飲食習慣或飲食偏嗜,往往給予機體某些不良的刺激,在癌症特別是消化道癌症的病因中佔有重要地位。

  3、其他型別的癌症與飲食也有間接的關係

  大家都認為現在社會發展,生活水平提高了,為何癌症反而會增多呢?這些問題不難回答。雖然社會發展,但人們的飲食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飲食營養的平衡失調嚴重影響了現代人的身體健康,飲食的無節制也是現代疾病發生的根源。癌症發病率之所以如此之高,確實與飲食有著密切關係!臨床中,我們追問患者的飲食時,大多數都有著飲食失調的情況,有的是偏食,有的是暴飲暴食,有的是過食刺激性食物,有的飢飽不調等等。  

  現代研究也顯示,許多癌症與生活水平提高後,飲食失調有密切關係。據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西方人由於長期食用高脂肪膳食,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腸癌的發病率明顯高於東方人。動物實驗亦表明:長期攝入過量蛋白會使某些部位的癌症發病率升高。科學家們對動物研究還發現,癌症的發生與進食種類關係不大,而和進食數量關係密切。  

  目前,乳腺癌對女性的危害彷彿越來越嚴重,這其中重要的原因是飲食習慣和結構的改變。我們從乳腺癌高發的地區就可以知道,在世界範圍內,越是發達的國家乳腺癌發病率越高,如北美、北歐是乳腺癌的高發地區,東歐、南歐以及南美次之,亞洲、非洲的發病率最低。但從20世紀70年代起,原先為低發區的亞洲發病率出現上升趨勢,尤其是日本、新加坡和我國沿海地區。在我國,滬、京、津是我國乳腺癌高發地區,而上海最高,1972年,上海的乳腺癌發病率為17.1/10萬,1988年則為28/10萬,到1997年上升到46/10萬,在女性惡性腫瘤中居首位。上海為什麼在乳腺癌發病率上是全國“冠軍”?很大程度上就與我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結構的變化有關。  

  統計顯示:上海城區居民飲食結構中脂肪佔總熱能的比例1959年為9.5%,1982年上升到24.4%,到1992年不得了,達到31.2%,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30%的限值,接近歐美髮達國家水平。統計數字也可以知道,乳腺癌發病率高的地區,食物以高脂肪高蛋白為主;而乳腺癌發病率低的地區,人們的飲食往往以澱粉和素食為主。研究結果顯示,膳食中高脂肪和高蛋白質成分高水平地攝入能轉化為類雌激素,刺激乳腺組織的增生,這也是城市乳腺癌的發病率遠遠高於農村的原因所在。  

  王女士是一位剛退休的教師,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左乳有個腫塊,到醫院檢查確診為乳腺癌,當問及她的飲食情況時,王女士說:“五年前,由於自認為進入了更年期,感覺平時很疲乏、煩躁,遂到醫院檢測,結果顯示雌激素水平較低,所以,就一直堅持服用補充雌激素的保健品和食品,自我感覺良好,但沒有想到的是得了乳腺癌。”對於王女士而言,雖然患乳腺癌的原因是多樣化的,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與不恰當地補充了過多的含雌激素的保健品與食品有關。  

  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經說過:“讓食物成為你的藥物,而不要讓藥物成為你的食物。”對於癌症患者而言,我們認為食物才是最好的防癌抗癌藥。有研究顯示:對抗癌症的最有效方法,不是在醫院或者用藥物,而是長期積累下來的正確飲食觀念和習慣。

  4、保證膳食平衡才能有效防癌抗癌

  在臨床中總有患者詢問“抗癌該如何吃最好?”其實,這個答案在我們祖先的書中就能找到準確的答案——平衡飲食,《黃帝內經·素問》曰“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及“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說明了均衡攝取各種營養,才是保持健康和防癌抗癌的關鍵,這對癌症患者而言非常重要。

  ①“五穀為養”是指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等穀物和豆類,為養育人體之主食。

  “五穀”含的營養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其次是植物蛋白質,脂肪含量不高。穀物和豆類同食,可以大大提高營養價值。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是以碳水化合物作為熱能的主要來源,而人類的生長髮育的自身修補則主要依靠蛋白質。故五穀為養是符合現代營養學觀點的。對於癌症患者而言,保證能“吃”是康復的一個基本條件,而五穀的攝入也是非常重要的。

  ②“五果為助”係指桃、梨、杏、李、棗、栗子等多種鮮果、乾果和硬果。

  它們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和食物纖維,還有一部分植物蛋白質。“五果”儘量生吃,才能保證養分中的維生素不受烹調的破壞。硬果類如花生、核桃、瓜子、杏仁、栗子,所含蛋白質類似豆類,可彌補穀類蛋白質的不足。故五果是平衡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輔助食品。我們建議癌症患者多吃各類水果。

  ③“五畜為益”指牛、犬、羊、豬、雞等禽畜肉食,對人體有補益作用,能增補五穀主食營養之不足,是平衡飲食食譜的主要輔食。  

  動物性食物多為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而且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是人體正常生理代謝及增強機體免疫力的重要營養物質。臨床中,經常有患者詢問“是否能吃肉?”,有患者怕吃肉加速癌細胞的擴散,所以,知道得癌後就改為素食主義者了,其實,癌症治療中,適當食用肉食,對癌症康復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④“五菜為充”則指各類菜蔬,能營養人體、充實髒氣,使體內各種營養素更完善,更充實。  

  菜蔬種類多,根、莖、葉、花、瓜、果均可食用。它們富含胡蘿蔔素、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也是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有增食慾、充飢腹、助消化、補營養、防便祕、降血脂、降血糖、防腸癌等作用,故對癌症患者康復十分有益。

  總而言之,癌症日常飲食應堅持五穀、五果、五畜、五菜的合理搭配,注意儘可能變化花樣,每天吃至少5-7種不同的果蔬,同時要多吃高纖維、低脂食物。避免過鹹、煙燻、醃製的食物,少吃油脂、糖及鹽,少喝酒。

  5、癌症患者要根據體質選擇不同性味的食物

  食物是最好的抗癌藥物,對於癌症患者而言,通過食療是患者自我調理的最基本措施,中醫認為食療可以排毒邪、安臟腑、清神志、資血氣,無論對於癌症術後、化療和放療的患者康復都非常重要。所以,臨床中觀察癌症患者未來康復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是否能“吃”、是否能“睡”、是否能“排”。但癌症患者如何才能真正“吃”好,“吃”的正確呢?  

  中醫對食物的認識其實非常清楚,要想“吃”的正確就必須瞭解食物的性味。大家可能要問食物還真有“性”“味”的差別嗎?回答是肯定的。食物和藥物一樣有“四氣”,即寒、熱、溫、涼。也有“五味”,即辛、甘、酸、苦、鹹。不同“氣”“味”的食物可能適應於不同的患者體質和病情變化,由於癌症患者病情變化複雜,所以,“吃”中更應該食物的性味和功能,這樣才能真正發揮食物抗癌的神奇魅力。  

  這裡,我們先從食“性”說起吧!食物大體分為“寒性、涼性、熱性、溫性和平性”,其中寒性、涼性食物為陰性食物,而熱性、溫性食物為陽性食物。寒性、涼性食物一般具有清熱解毒,養陰生津之功,這類食物如:小米、綠豆、赤小豆、豆腐、豆漿、西瓜、梨、柑、柿、甘蔗、鴨肉、兔肉、豬肉、甲魚、田雞、蜂蜜、竹筍、苦瓜、黃瓜、白菜、蕹菜、蘿蔔、蕃茄、菠菜、荸薺等。對於癌症患者而言,這類食物特別適合於癌症患者放療或伴發感染高熱時服用。而熱性、溫性食物大多能溫中、散寒和助陽,這類食物如:糯米、大棗、荔枝、紅糖、羊肉、牛肉、狗肉、雞、鯽魚、鰱魚、蔥、姜、韭菜、大蒜等。我們知道癌症患者大多體質偏寒,所以,我們在選擇食物時應該注意選擇一些偏溫性的食物更好,特別是癌症化療、手術後的患者更應該注意食用溫性食物。中醫把平和的食物列為平性,健康者和癌症患者可長年食用,如黃豆、黑豆、蕃薯、馬鈴薯、南瓜、蓮子、葡萄、蘋果、菠蘿、椰子、香菇、蘑菇、白糖、雞蛋、鯉魚、黑魚等。

  講了食物的“性”,我們有必要講講食物的“味”。飲食五味理論是中醫關於飲食調養的精彩論述,對指導癌症患者食養非常重要。中醫認為食物有辛、甘、酸、苦、鹹五味,對應了肺、脾、肝、心、腎五臟。五臟各有嗜慾,五味也各有所通而入五臟,以滋養補益五臟。

  一般而言,辛入肺,有散寒、行氣、活血之效,如生薑、大蒜等,近代研究認為,食用辛味的食物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提高消化液的分泌,有利於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並有祛散風寒、疏通經絡的功能。甘入脾,有滋補、緩和之功,還能消除肌肉的緊張,增加人的食慾,虛症、拘急攣痛者食用效果明顯。如:糖、山藥。酸入肝,酸味食物能使人增進食慾,具有健脾開胃,增強肝臟功能,防治某些肝臟疾病的作用。如米醋、山楂等。苦入心,有燥溼、瀉下之益,苦瓜是最常見的一種苦味食物,它集藥用和食用為一身,用苦瓜炒菜,可以清熱、明目、解毒、瀉火,具有較高營養保健價值,長期食用對糖尿病患者、腫瘤患者及體質較弱者均有較好的保健效果。鹹入腎,有軟堅、潤下之功,鹹味食物中的鹹味主要是由食鹽產生的,鹽對維持身體健康有著重要意義。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這樣說過,五味中“惟此不可缺”。五味雖然對五臟有保護作用,但五味偏嗜,不僅可引起本髒的損傷,還可導致相關其他臟腑的病患。

  正如《素問·生氣通大論》所記載,過食酸味,可使肝氣淫益亢盛,克脾上而致脾氣衰竭;過食鹹味,可使骨骼損傷,肌肉短縮,心氣抑鬱;過食甜味,可使心氣滿悶,甚則腎氣失於半衡,氣逆作喘,顏面發黑;過食辛味,可使筋脈敗壞甚弛縱,精神耗傷等。對於癌症患者而言,瞭解食物的性味,並能根據自身疾病和營養狀況,合理選擇合適的食物就能充分發揮食物作用。

  癌症患者選擇食物時,還應注意五行生剋乘侮的原則。如:對於肝癌患者而言,飲食方面應注意多食甘味健脾之品,為什麼呢?這是由於“肝”得病後,肝木克脾土,往往容易影響脾胃功能,正如大家都知道“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所以,宜食甘味,粳米、牛肉、棗、葵菜之類來健脾消導;依次類推,心合赤色,宜食酸味,小豆、犬肉、李、韭之類;肺合白色,宜食苦味,小麥、羊肉、杏、薤之類;脾合黃色,宜食鹹味,大豆、豬肉、慄、藿之類;腎合黑色,宜食辛味,黃黍、雞肉、桃、蔥之類等。

  6、食有五色,五色均可抗癌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從身體健康來講,飲食是健康的基礎,要合理膳食。中醫認為“藥食同源”,不同顏色的食物可以治療不同的疾病。我們大家都知道食物有青、赤、黃、白、黑五色,不同顏色的食物對不同的臟腑有滋養作用,對於癌症患者而言,五色食物合理配合就能起到很好的抗癌作用。  

  青色(綠色)食物:綠色象徵健康,主要指綠葉蔬菜和瓜果,主要包括芹菜、青瓜、菠菜、青椒、空心菜、綠豆、綠茶等。中醫認為綠色五行屬木,具有清熱、補肝養血、調節脾胃消化之功效。現代研究認為:綠色的食物都含有大量的纖維素,能清理腸胃防止便祕,減少直腸癌的發病率。經常吃綠色蔬菜能讓我們的身體保持酸鹼平衡,更大程度上避免癌症的發生。  

  赤色(紅色)食物:紅色象徵希望,主要包含胡蘿蔔、西紅柿、紅豆等,中醫認為紅色五行屬火,入心經,具有補血、利尿、活血化瘀、促進心臟活動之功效,紅色食品富含番茄紅素、胡蘿蔔素、鐵和部分氨基酸,此類食品含有大量抗氧化劑,能夠降低患上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危險。  

  黃色食物:黃色象徵溫暖,主要指黃豆,包括豆類和豆製品,還有黃色的水果和蔬菜以及蛋類,如黃豆芽、小米、玉米、柿子、柑橘、南瓜、香蕉等。中醫認為黃色五行屬土,入脾經,具有補脾益氣、促進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和營養的吸收。黃色果蔬的優勢在於富含兩種維生素A和D、纖維素、果膠,能消除體內細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質,很好地保護胃腸黏膜,對於防止食管癌、胃癌、腸癌等疾患發生有一定的作用。  

  白色食物:白色象徵純潔,包括山藥、白蘿蔔、白木耳、百合、茭白等。中醫認為白色五行屬金,入肺經,具有補氣、滋陰、養肺的作用。此類食品含有豐富的澱粉、糖分、蛋白質等,能夠為身體提供很多必要的營養物質,有助於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防止腫瘤的發生。  

  黑色食物:黑色象徵沉穩,包含烏雞、甲魚、墨魚、香菇、黑木耳、香菇、紫米、黑豆、黑芝麻、紫菜等。中醫認為黑色五行屬水,入腎經,具有助提高與腎、膀胱和骨骼關係密切的新陳代謝和生殖系統功能。可調節人體生理功能,刺激內分泌系統,促進唾液分泌,有促進胃腸消化與增強造血功能,對延緩衰老也有一定功效。現代醫學認為:“黑色食品”不但營養豐富,且多有補腎、防衰老,保健益壽、防病治病、烏髮美容等獨特功效。對於癌症患者而言,黑色食品常常用於手術後、化療、放療後,骨髓抑制,血象低,體質虛弱者,能促進機體免疫功能的恢復,改善骨髓狀況,提高血象有很好的作用。

  管好嘴對於癌症患者的康復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但如何管好嘴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筆者認為要管好嘴,首先應知道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這就是百姓說的忌口。關於癌症病人是否忌口,醫家有不同的看法。從中醫食療理論及臨床實踐看,可以說忌口有益。但不必太嚴格。一般而言,根據患者臨床辨證分型的不同,適當地禁忌某些食物是必要的,這對提高治療效果和促進患者康復是有益的。如患者經常嘔吐泛酸、自覺飽悶、大便稀溏、食少體倦等,飲食應忌寒冷的食物及肥甘厚味等;如患者自覺高熱、口渴、出虛汗、經常起火癤子,飲食應忌熱性食物和補品等。關於蝦蟹、無鱗魚等發物,多易引起過敏,癌症患者不宜食用。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常吃肉、蛋、奶製品等,便可維持必要的營養。  

  放、化療是目前治療癌症的主要手段,我們在上面也談到了放、化療帶給病人的痛苦。若能配合正確的飲食,則病人的不適感能最大限度地減輕,保證放化療的順利進行,也確保臨床療效的最大化。

  7、化療期間的飲食

  我們都知道,化療期間,由於藥物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難免會使正常細胞受到一定損害,產生相應的毒副反應,如:免疫力下降、白細胞減少、消化道潰瘍、脫髮等。化療期間的飲食飲食就顯得非常重要。在這個特殊時期,應根據化療的不同階段,結合患者自身病情準備食物。

  化療前營養差,化療毒副反應大:化療的效果與病人體質的強弱、營養狀況有明顯關係。如果營養水平差、體質不好則化療效果差,副反應也就大。因此化療前總體要求是增強體質,增加營養。宜:多攝入蛋白質。選用能補益氣血,健脾補腎的食品,如紅棗、山藥、芝麻、龍眼、菠菜、雞、鴨、豬肉、牛肉、魚、豆製品、蛋、奶類等。另外,可用黃芪、人蔘、當歸,枸等煮或燉雞、鴨等。  

  化療期間按不同症狀提供飲食:中醫認為,化療作為一種強烈的攻邪手段作用於人體,會造成體內氣血受損臟腑功能失調,出現不同程度的毒副反應,針對化療中常見的主要不良反應,要對應採取不同的飲食:

  ①如果有消化反應:病人常出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瀉等脾胃症狀。宜:易消化食物。主食以流汁或半流汁為主,比如,五穀粥、麵條等。同時,可增加健脾開胃的食品,如:山楂、白扁豆、蘿蔔、香菇、陳皮等。忌:生冷油膩。別給病人吃生冷瓜果,像西瓜、香蕉、梨、黃瓜、茄子、芹菜等,會加重腹瀉症狀。另外肥膩的食物不易消化,也不適合吃。

  ②如果頭暈乏力等症狀:化療的過程中,病人的白細胞和血小板會下降,出現頭昏,倦怠乏力,心慌氣短,脫髮等全身衰弱、氣血不足表現。宜:富含鐵質食物。富含鐵質的食物可以供給身體足夠造血原料。選擇如豬肝、瘦肉、魚、菠菜、金針菜、桂圓等。

  ③如果有“燥”反應:化療中出現發熱,口渴多飲、口腔炎、口腔潰瘍、大便乾結、尿黃、舌紅、無苔等熱毒傷陰,津液耗損表現。忌:辛辣及煎、炒,炸類食品,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等高維生素食品。  

  化療後,新鮮食物助元氣:經過化療的強烈作用,人體存在著不同程度氣血不足、脾胃失調、肝腎虧損的表現。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忌:少吃醃、薰、炸、烤食品,不吃黴變食品。  

  下列食品有一定抗癌的作用,患者可根據自己口味選擇食用。如:洋蔥、茄子、蘿蔔、芹菜。豆腐、茭白;菌類包括香菇、蘑菇、猴頭菇、木耳等;海產品,海蜇、海帶、海蔘、紫菜、帶魚、鱉等。

  8、放療期間如何飲食

  放射治療是利用電離輻射治療各種惡性腫瘤的重要手段,但由於放療對正常組織和癌細胞均有殺傷作用,因此,常可引起一系列毒性反應。中醫認為癌症病人接受放療期間,由於放射線的“熱毒”作用,往往亦耗傷人體陰津,出現口乾脣燥,舌紅少苔,味覺、嗅覺減弱,食慾低下等現象,故可多服用一些養陰生津的食品,如:藕汁、蘿蔔汁、綠豆湯、冬瓜湯、蘆根湯、西瓜等;多食一些魚、肉、奶、蜂蜜、新鮮水果和蔬菜等。

  中醫學認為體質狀況決定了正氣的強弱。不同的體質狀況決定了疾病的易患性和傾向性。縱觀古代文獻,我們不難發現關於體質與疾病的論述。  

  ①氣虛體質:容易患感冒、胃下垂、說話沒勁,經常出虛汗,容易呼吸短促,經常疲乏無力,這就是氣虛體質。癌症臨床中氣虛患者多見,臨床常表現為體倦乏力,面色蒼白,語聲低怯,常自汗出,且動則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脈虛弱。若中晚期患者則諸症加重,或伴有氣短懶言、咳喘無力;或食少腹脹、大便溏洩;或脫肛、子宮脫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憊;或腰膝痠軟、小便頻多,男子滑精早洩、女子白帶清稀。飲食策略: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黃米、大麥、山藥、秈米、莜麥、馬鈴薯、大棗、胡蘿蔔、香菇、豆腐、雞肉、鵝肉、兔肉、鵪鶉、牛肉、狗肉、青魚、鰱魚。

  ②陰虛體質:如果一個人怕熱,經常感到手腳心發熱,面頰潮紅或偏紅,面板乾燥,口乾舌燥,容易失眠,經常大便乾結,那就是陰虛。放療期癌症患者常見此型別體質。臨床常見形體消瘦、面色潮紅、口燥咽乾、心中時煩、手足心熱、少眠、便幹、尿黃、不耐春夏、多喜冷飲、脈細數、舌紅少苔。飲食策略:應保陰潛陽,宜清淡,遠肥膩厚味、燥烈之品;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魚類等清淡食物,對於蔥、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則應少吃。  

  ③氣鬱體質:《紅樓夢》中的林妹妹是氣鬱體質的代表,多愁善感、憂鬱脆弱。這種人一般比較瘦,經常悶悶不樂,無緣無故地嘆氣,容易心慌,容易失眠。癌症患者中此類體質的患者較多,尤其常見乳腺癌、卵巢癌患者。臨床常見面色蒼暗或萎黃,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於激動,或憂鬱寡歡,胸悶不舒,乳房小腹脹痛,月經不調,痛經;或咽中梗阻,如有異物;或頸項癭瘤;或胃脘脹痛,泛吐酸水,呃逆哎氣;或腹痛腸鳴,大便洩利不爽;時欲太息,舌淡紅,苔白,脈弦。飲食策略:多食一些能行氣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蕎麥、韭菜、茴香菜、大蒜、火腿、高粱皮、刀豆、香櫞等。  

  ④陽虛體質:總是手腳發涼,不敢吃涼的東西。性格多沉靜、內向。這些屬陽虛體質。現在社會中陽虛體質多見,而在癌症患者中陽虛體質更是常見的型別。臨床證見:形體白胖或面色淡白無華、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長、大便時稀、脣淡口和、常自汗出、脈沉乏力、舌淡胖。飲食策略:不食生冷,多食溫熱食物,如羊肉、狗肉、鹿肉、雞肉等。  

  ⑤痰溼體質:心寬體胖是這類人最大特點,腹部鬆軟肥胖,面板出油,汗多,眼睛浮腫,容易睏倦。性格溫和穩重善於忍耐。癌症患者中痰溼體質的人也比較多見,臨床證見:神倦、懶動、嗜睡、身重如裹、口中粘膩或便溏、咳喘痰多;或食少,噁心嘔吐,大便溏洩;或四肢浮腫,按之凹陷,小便不利或渾濁;或頭身重困,關節疼痛重著、肌膚麻木不仁;或婦女白帶過多。脈濡而滑、舌體胖、苔滑膩。飲食調理:少食肥甘厚味,酒類也不宜飲,且勿過飽。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溼、化痰祛痰的食物,更應多食之,如白蘿蔔、荸薺、紫菜、海蜇、洋蔥、批杷、白果、大棗、扁豆、薏苡仁、紅小豆、蠶豆、包菜等。  

  ⑥血瘀體質:此類體質人常見刷牙時牙齦容易出血,眼睛經常有紅絲,面板常乾燥、粗糙,常常出現疼痛,容易煩躁,健忘,性情急躁。癌症患者中血瘀體質可以說貫穿了疾病的始終,尤其放化療期間的癌症患者。臨床症見面色晦滯,口脣色暗,眼睚暗黑,肌膚甲錯,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或結代。飲食策略:可常食桃仁、油菜、慈姑、黑大豆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  

  通過飲食的合理調整,就可以將“癌細胞”消滅在萌芽中。下面我們介紹幾個好的防癌抗癌的食療配方:

  防癌第一湯——黃芪猴頭菌湯

  【組成】猴頭菌150克,黃芪30克,雞肉250克,生薑15克,蔥白20克,食鹽5克,胡椒麵、紹酒各適量,小白菜心100克,清湯750克。

  【功效】補氣養血,補腦強身。  

  【製法】猴頭菌沖洗後放入盆內用溫水發脹,約30分鐘,撈出。削去底部的木質部分,再洗淨,切成約2毫米厚的大片,發猴頭菌的水用紗布過濾待用。雞肉洗淨後剁成約3釐米長,1.5釐米寬的條方塊。黃芪用溼毛擦淨後切成馬耳形薄片。生薑、蔥白切成細節,小白菜心用清水洗淨待用。鍋燒熱後下入豬油,投入黃芪、姜、蔥、雞共炒煸後,放入食鹽、紹酒,發喉頭的水和少量清湯,用武火燒沸後再用文火燒約1小時左右,然後下猴頭菌片再煮半小時,即可入胡椒麵合勻。先撈雞塊放碗底,再撈喉頭菌片蓋在上面。湯中下入小白菜心,略煮片刻舀入碗內即成。

  【服法】佐餐服食。

  【主治】防癌或腫瘤患者體質虛弱者。

  【解說】為何稱為防癌第一湯,還須從黃芪猴頭菌湯的組成說起。顧名思義,本湯主要由黃芪和猴頭菌組成。  

  黃芪(耆)素以“補氣諸藥之最”著稱,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中國傳統醫學認為黃芪具有補氣昇陽,益衛固表之功,能補脾肺之氣,為補氣要藥。《別錄》:“補丈夫虛損,五勞瀛瘦。”《日華子本草》:“助氣,壯筋骨,長肉,補血。”民間還有冬令取黃芪配成滋補強身之食品的習慣。

  黃芪的藥用歷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了,始見於漢墓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明《本草綱目》載“耆長也,黃芪色黃,為補者之長故名…”。《本草匯言》載“黃芪,補肺健脾,衛實斂汗,驅風運毒之藥也…”。《本草逢原》載“黃芪能補五臟諸虛 ,治脈弦自汗,瀉陰火,去肺熱,無汗則發,有汗則止。”

  中國的藥劑師在長達2000多年的歷史中推斷並將黃芪用作增進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良藥。西方的傳統藥劑師最近開始關注並研究用黃芪減弱化學療法的副作用。

  有大量的現代藥理文獻報道表明,黃芪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促進抗體生成,還能保護肝臟,增加血細胞。可提高腫瘤細胞內環磷酸苷的含量能抑制腫瘤生長,甚至使腫瘤細胞逆轉。黃芪可增加病毒誘導干擾素的能力,並增強細胞對干擾素的敏感性。此外,還可以促進周圍血中白細胞增加,對抗化學物質、放射線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能顯著提幹單核巨嗜細胞的吞噬能力。黃芪對細胞和體液免疫均有促進調節作用。  

  說起猴頭菌,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又叫猴頭菇,刺蝟菌,花菜菌或山伏菌等。原是一種深藏於密林中的珍貴食用菌。猴頭菌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餚,肉嫩、味香、鮮美可口。素有“山珍猴頭、海味燕窩”之稱,相傳為古代宮廷貢品。在醫藥上,猴頭菌是一種貴重的良藥。古時候就被作為難得的健身補品,年老體弱者食用猴頭菌,有滋補強身的作用。據記載,猴頭菌性平味甘,有助消化,利五臟的功能。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猴頭菌中含有的多肽、多糖和脂肪族的酞胺物質,有治療癌症和有益人體健康的功效。癌症病人服用猴頭菌後,可自覺症狀改善,食慾增添,疼痛緩解;對部分癌症患者,還有提高細胞免疫功能,縮小腫塊,延長生存期的良好效果。  

  中醫常講“正氣虛則為積”,意思就是身體的正氣不足,也就是現代所說的免疫功能降低了,人就容易得癌,所以,臨床上常說扶正抗癌、扶正防癌就是這個道理。黃芪猴頭菌湯中的黃芪為補氣扶正抗癌第一要藥,配合滋補抗癌珍品--猴頭菌,更提高了其扶正之力,不愧為防癌第一湯。

  抗癌第一方——猴頭蛇舌草湯

  【組成】幹猴頭50克,藤梨根50克,白花蛇舌草50克。

  【功效】防癌抗癌。

  【製法】將猴頭菇用熱水煮沸30分鐘,剪去根部,用清水反覆洗滌,再用溫水泡發至軟;藤梨根、白花蛇舌草用清水洗淨。將幹猴頭、藤梨根、白花蛇舌草一同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煎煮20分鐘,即可飲湯。

  【服法】飲湯,日1-2次。

  【主治】癌症患者經常服用。

  【解說】猴頭菌,咱們在上方中都給大家詳細解說了其神奇的抗癌功效.本方中配合藤梨根、白花蛇舌草使用,藤梨根為獼猴桃科植物獼猴桃的根。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溼,利尿止血之功;白花蛇舌草更是大家熟悉的抗癌中藥,具有清熱解毒、消痛散結、利尿除溼之效,三者合用,能發揮很好的抗癌的作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