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寶寶,並不是想想就可以。至少在孩子3歲前,你要知道這些:
1.在3歲前,孩子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建立依附關係的人,而不是培養適應能力
3歲前的孩子,從另一個世界來到這裡,他對周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包括自己的身體,他都不會使用。他先要繫結一個人作為他的鏡子,在這個鏡子裡他看到這個世界看到自己。如果這個時候和孩子的繫結關係沒有做好,這個孩子長大為成人之後,也會在人際關係中去尋找被繫結的人。
通常,孩子會選擇媽媽作為那個物件。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媽媽會在孩子3歲前覺得失去了自我,被捆住手腳沒有自由的原因。但請你堅信,這個過程是孩子必須的,也是短暫的。好好享受這段時間,給夠了,孩子就能很好的與你分離。你和他一起,用愛用欣喜用無限的好奇相處,這種繫結將是你一生值得回憶的一段溫暖歲月。
2.對孩子的教育不要急於求成
教育是先教做人,再教做事。可我們卻更偏向於教孩子學會一些技能,展現一些才華。我們的教育已經培養了太多技能專家,卻少有人將自己的使命尋找到,用內在的力量去完成深入靈魂進入骨髓的使命。3歲前,6歲前,就是這樣一個無法迅速看到結果,卻極其重要的培養內在力量和彈性自我的時刻。那個主要撫養人的內心要有很堅定的理念和對教育的瞭解才能守得住。
3.在3歲前,孩子需要的是身體感官感受,而不是思考
3歲前孩子是圖景化學習,應該將孩子的發展能量用於行動而非思維中。
這個思維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學習知識,它是更廣義的,包括講大道理講孩子沒有通過他自身體驗無法理解的那些抽象詞彙形成的大道理。比如“這個東西里面有新增劑,吃了會身體不好”,什麼是新增劑?如何不好法?這些都是孩子無法理解的,他聽到這個話後的第一反應是嘗一下。那該怎麼辦?成人用行動決定,這是家庭中的權威感,媽媽不買,孩子自然就吃不到。講大道理的教育、用暴力控制孩子的教育、怕麻煩而給孩子限制自由的教育都是一樣的,是偷懶教育,是成人沒有辦法的一種能量宣洩。
太多的孩子,在新事物面前失去嘗試的勇氣,嘴巴里說的都是一套套的道理“這樣危險的”“弄到水要著涼的”“寶寶好孩子不跳的”……面對此,只能深深的嘆氣。在保證孩子不會受到傷害的前提下,3歲前讓孩子自由的探索實在是太重要了。
4.在3歲前,孩子需要的是你可靠的愛,而不是過多的物質
走在大街上,看到孩子們穿得越來越漂亮,手上的玩具也越來越新潮。耳朵裡經常聽到的聲音還是“我家有這,你沒有吧”“我讓我媽媽買一個,哼”。人類的慾望是最容易膨脹和升起的,而且越快滿足越容易失去滿足感,靠外在物質的滿足沒有止境。
我們看到的情況是,孩子內在的愛得到的越充分越自然,他對外在物品的需求也就越少。媽媽送的禮物能彌補自己內心的愧疚,卻無法代替缺失的陪伴和母愛。恰恰相反的是,在物質上能夠控制住,用心生活,用心關愛孩子的家庭教育,最能滋養孩子的內在。減少物質的給予,增加精神的交流。
5.在3歲前,孩子是依靠自身強大的吸收和模仿能力來學習
中國俗話說3歲前的孩子是沒有記憶力的,這也使得很多人覺得3歲前只要把孩子身體帶好就可以了,其他的孩子都不懂的。如果真是這樣,大自然的進化論就太可笑了,白白消耗三年的精華時光。
實際上,這三年對於人類來說,上天賜予了最神奇的寶貝,就是超強的感覺器官,這使得我們具備了吸收能力和模仿能力。你是否發現,兩歲左右的孩子學習說話不是當時立刻學會的,而是自言自語和反覆吸收模仿中學會的。同樣的,孩子對其他事物的理解和學習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
如果你不喜歡家裡帶孩子的那個人的某個方面,那就不要讓他帶你的孩子,因為孩子遲早也會具備這點。如果你不喜歡自己身上的某個特質,那就在接受自己的基礎上努力修行改進,否則孩子無法避免這樣的輪迴。
6.在3歲前,孩子有成為一切可能的機會,你需要做的就是成長你自己
所有的教育都將是自我教育,我們無法改變他人,除非他自己內在想改變,我們只能提供適度的幫助和耐心的等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