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高血壓科 主任醫師 董桂英

  中醫藥治療具有獨特優勢

  血壓升高可出現頭暈、頭痛、耳鳴、失眠、胸悶、心悸氣短、健忘、腰痠乏力等;同時靶器官(如心、腦、腎等)損害和相關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亦可出現相應症狀,如伴左心衰竭時會出現唿吸困難、氣短、胸悶、發紺(嘴脣或指甲、皮膚髮紫)等。

  中醫藥治療高血壓有獨特優勢,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降壓平穩和緩

  西藥治療高血壓,常常有為達到目標血壓而頻繁加減藥量等情況,因此也常常出現血壓幅度波動較大的現象。而中藥降壓作用緩和,穩定血壓效果較好,如葛根、杜仲、野菊花、夏枯草(需注意觀察腎功能)、鉤藤等,尤其適用於早期、輕度高血壓患者。牛黃降壓丸每日服用一次,對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可使收縮壓合舒張壓的降壓谷/峰比值分別達到54.4%、66.5%。

  2、多靶點調節

  中醫藥通過多層次、多環節、多靶點進行綜合調理,在改善使血壓患者的症狀,減輕或逆轉終末器官損害,防止嚴重病發症等方面有一定的優勢。如中藥養血清腦顆粒可以多靶點調節與心臟代謝功能相關的基因表達,實驗研究表明,其降壓及靶器官保護機制是通過上調和下調多種基因協同發揮作用。

  3、保護靶器官

  治療高血壓,降壓是一個很重要的目標,但是不能僅僅侷限於降壓,更重要的是在降壓的同時,要預防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因為靶器官受損引發的心衰、腎衰等往往比高血壓本身更為致命。除些西藥有保護靶器官的作用外,.目前一些研究顯示,中藥在對某些受損器官的逆轉以及併發症的防治方面也有一定作用。如活血祛瘀中藥丹蔘、田七、赤芍、丹皮等在協同降壓的同時,還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有預防及治療卒中的效果;又如黃芪可以強心利尿,降壓和降低藥蛋白,改善腎功能。牛黃降壓丸可降低左心室肥厚程度,減輕腎臟小動脈硬化,對糖脂代謝,中樞神經遞質有一定的影響。

  中藥治療高血壓,通常從患者的具體病症出發,採用辨證論治的方法,以中藥複方調整體內環境,改善血管內皮功能,使心、腦、腎血管得到保護。

  治療前移;“治未病”

  儘管目前心血管疾病診斷和治療技術發展迅速,但絕大數多數疾病仍缺少根治性手段,所以應將心腦血管疾病的早期預防放在首位。2010年1月2日,發現和干預中國高血壓隱匿危險因素協作組(即EARLY協作組)正式啟動,以關注、干預和預防為宗旨,致力於高血壓隱匿危險因素的研究,尋找有效的干預方案,這與只能夠以“治未病”理念吻合。

  目前認為,血壓從110/75mmHg起,人群血壓水平升高,與心血管病危險呈連續性正相關。臨床上經常碰到有些患者輔助檢查發現主動脈增寬,左心室肥大、心臟舒張功能異常,還有些患者出現頭痛,、頭脹、頭髮沉、脖子發硬、走路像踩棉花等症狀,但血壓在120/80mmHg以上,140/90mmHg以下還不能診斷為高血壓,而屬於高血壓前期(我國定位正常高值)。在高血壓前期藥物治療方面,西藥的相關研究很少,而中藥通過辨證論治、整體調節,可以取得很好的療效。

  中西結合:“減毒增效”

  高血壓患者多為老年患者,或同時患有其他疾病,可能同時服用幾種藥物,藥物相互作用就成為影響降壓效果和安全性、用藥依從性和連續性的重要因素。心衰患者常用地高辛,糖尿病患者服用的西咪替丁、抗真菌藥物等,易與許多降壓藥物產生不良相互作用,或影響藥物代謝。

  中西藥合理聯用,可以減輕或消除副作用,達到“減毒增效”的目的。如該拮抗劑可造成浮腫,同時給予健脾利溼的中藥白朮,茯苓、豬苓車前子等,可使其浮腫消退,;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可導致咳嗽,,選用中藥桑葉、桑白皮、百部、前胡、陳皮、蟬衣、佛耳草、川貝等疏風宣肺止咳,針對有的患者兼有咽痛等症狀,還可以加用馬勃、玄蔘等清熱利咽。

  總之,中醫藥治療高血壓不單要著眼於血壓的下降,更要著眼於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