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軟組織填充是美容醫學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大部分的臨床試驗和相關文獻的報道提出的面部整容建議主要是針對年長的白種人改善和年齡相關的外貌。而在亞洲人群中進行面部整形的多是年輕人,且現在針對亞洲人面部整形的軟組織填充材料的臨床使用指南未見報道。
那麼當整容面對與白種人不同的亞洲人時,整容醫師又該遵照什麼樣的準則?韓國延世大學等多個單位的專家包就該問題作了討論,提出的相關建議發表在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雜誌。
圖 1 改變面部輪廓後 注射前(左)和填充注射 1 個月後(右)
填充劑的特性
本次探討的是內聚稠密透明質酸和鈣羥基磷灰石兩種注射填充劑,粘性和彈性是影響填充劑應用的主要影響因素,一般填充劑粘性越大,注射就越深。
亞洲面孔
與白種人相比,亞洲人面孔更寬更圓,面中部較西方人更平,前額平,鼻子更小而寬,嘴脣橢圓形沒有立體感,下巴不突出而下頜骨較寬大。
年齡特徵:亞洲人面板更厚更黑,其臉部下面的軟組織和脂肪更密足以維持面部輪廓的時間更長,故其出現面板鬆弛和皺紋的時間會更晚。
審美方面:亞洲人主要希望修飾那些缺乏吸引力的面部特徵或輪廓。而 T 區的修整對亞洲人的面部整形是最根本和主要的方面(見圖 2)。
圖 2 T 區全面部注射劑填充前(左)和填充後(後)
面部各分割槽部分的整容建議
前額部位:對於亞洲人來講擴充前額對於增強前額立體感最關鍵(見圖 3)。與白種人相比增大前額飽滿感後就很少出現需要繼續消除皺紋的問題了,看上去就很年輕了(見圖 4)。
圖 3 前額填充前(左)和前額填充後(右)
圖 4 前額部填充注射點
臨床建議在神經毒素預處理同時進行前額部位填充。解剖學上的建議:填充劑使用量不宜過多,填充劑注射時避免眼眶上動脈、滑車上動脈及顳淺動脈額部分支。
太陽穴部位:對於年輕人來說,此處的填充是要與前額填充相協調(見圖 5);對於年齡大點的人來說側眉部位的填充是重點。解剖學上建議:注射時需要避免顳動靜脈和麵神經額部分支,骨膜上水平是最佳的注射點。
圖 5 太陽穴填充注射點
眼窩部位:面中部的填充能改善眼袋和眼窩凹陷問題,也推薦作為面部全面整形的第一步(見圖 6)。解剖學建議:在某些病例中進行注射填充前應提出過多的脂肪,眼睛凹處的擴充需要謹慎小心,很容易造成不規則外形、挫傷或者汙染,更重要的是容易挫傷面動脈,故不建議進行眼凹處的注射填充。
圖 6 眼凹處填充注射點
面中部部位:亞洲人面部又寬又短又平,進行面頰深部的注射填充能整體增加面中部和臉部的飽滿感(見圖 7)
圖 7 臉頰填充前 (左) 和填充後(右)
解剖學建議:要使面中部有立體層次感就要減少眼睛下面的脂肪體積,減少鼻脣部的較突出的線條和皺褶以及增加脣上側的曲線感(圖 8)。
圖 8 前內側面頰部填充注射點
亞洲人不喜歡顴骨突出,更喜歡圓形蘋果臉。通過填充使顴骨和頰骨變得輪廓更光滑更具有層次感(圖 9 和圖 10)。
圖 9 顴骨中部部位填充注射點
圖 10 顴骨外部部位填充注射點
鼻部位:亞洲人鼻子比較平扁,鼻骨較短;鼻樑較低且鼻脣溝突出。填充劑注射填充是為了改善塌鼻樑狀況或者使鼻尖突起(圖 11)。
圖 11 非外科隆鼻注射點
由於脣部的填充不容易進行,專家組不建議對脣部進行常規處理,但建議在某些病例中採用額外填充鼻棘來增加脣部的厚實感。解剖學建議:鼻部供血血管較多,要避免注射到血管內,否則會造成區域性缺血,組織壞死甚至失明。
鼻脣溝皺褶和上頜部位:鼻脣溝的填充不僅是為了填充較深的回溝而且是為了增加上頜骨的立體感,對塌陷的面中部起到支撐作用(圖 12)。
圖 12 鼻脣溝填充注射點
解剖學建議:面部表淺注射易傷到面動脈降支,故強烈推薦緩慢、深部注射方式。
下巴及下頜部位:下巴和下頜骨是一個整體(圖 13 和圖 14),有些人喜歡倒三角型的下巴,有些人喜歡狹窄、細長的下巴,要做成什麼樣的需要及時和醫生溝通。解剖學建議:注射時要避免下巴尖部的各種細小血管,注射部位不能太淺,忌矯枉過正,否則會不自然。軟組織填充時還要考慮下頜的前後邊緣,否則會破壞下頜的平滑線。還要考慮皮下注射後的腫塊發生率及面部動靜脈的位置。
圖 13 下巴填充注射點
圖 14 下頜部填充注射點
口周部位:亞洲人的上脣更厚,其上下脣黃金比例是 1:1.2,脣邊緣注射少量的填充劑能形成清晰的脣的輪廓,對脣部注射微量的填充劑可以增加脣的體積並達到滿意的上下脣比例(圖 15)。
圖 15 脣部填充注射點
年輕人只需要增厚脣中部和人中嵴而年長者則需要增厚全脣並增加全脣體積來改善皺紋。木偶紋(圖
16)和薄葉前溝的處理是相銜接的,一般木偶紋很難清除,在這種情況下可用高粘度到低粘度的填充劑進行層鋪。解剖學建議:脣部周圍肌肉的運動決定了鈣羥基磷灰石不能用於脣部填充。
圖 16 木偶紋填充注射點
手部位:用填充劑注射手部是為了增加下面的骨骼、肌腱和的能見度,靜脈和真皮一樣薄(圖 17)。高粘度的透明質酸和鈣羥基磷灰石都是理想填充劑注射部位位於表皮和淺筋膜之間。解剖學建議:手部注射會比較痛,需要麻醉。
圖 17 手部填充注射點
可恢復性面板內注射劑:在真皮內進行大面積注射小型整塊的透明質酸可以加強面板的充盈感,面板更穩固,改善面板的表面光滑度和彈性及膠原合成。接近 75% 的專家組成員用透明質酸進行面部和頸部的常規注射,建議面板內和皮下注射。
併發症的預防與處理
所有的填充劑注射都會出現不同的併發症,如紅腫、紅斑等。非炎性結節一般發生於填充劑注射點太過表淺或矯枉過正。用生理鹽水或利多卡因破壞結節或稀釋填充劑使填充劑再分配;血管損傷的情況少見但是損傷後後果嚴重,一旦發生應立即終止治療並做出相應的補救措施;注射合併汙染時易產生炎性結節。
由於亞洲人面孔的特殊性和美學要求的特異性,進行面部軟組織填充時需要特殊對待。在進行多區域面部改善時首先考慮的是面中部的填充,恢復面中間脂肪粒的體積可以提升面頰及改善眼窩、鼻脣溝、和嘴角的外形。前額、鼻子和下巴即 T 區的填充可以使亞洲人面孔輪廓更三維更立體。
由這 13 位專家組成的亞太專家組所提出的建議給臨床上要應用透明質酸及鈣羥基磷灰石對亞洲人進行面部整形的醫生提供了臨床參考。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