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肛腸科 主任醫師 榮文舟

  凡黏膜上任何可見的突起,無論部位、大小、形狀、組織型別,均稱為息肉。說起“息肉”其實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並不能說明其病變性質,最終判定結果由病理決定。結直腸息肉是指發生於結直腸部位的高於黏膜的還未得到組織學診斷的隆起。由於部分腸息肉可以癌變,所以,臨床上無論醫生還是病人對於腸息肉都非常重視,並且即使已經行電切術或摘除術,也必須定期複查,以檢查是否復發,而且每次復發均必須有病理進行定性。據報道大於50px的絨毛狀腺瘤(腸息肉的一種)癌變率約50%,且蒂越長,癌變率也越高。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長期吃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者,其腸道息肉的發病率明顯提高;其次,長期大量吸菸、大量飲酒者,由於免疫功能下降,也會導致本病發生;再者遺傳因素也不能忽視。

  一般結直腸息肉的主要表現是便血、腹瀉或黏液血便。長期慢性少量出血還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貧血;腸息肉腹瀉一般為慢性,每日2~4次不等,很少有腹部絞痛(除非出現腸梗阻)及發熱情況,由於腺瘤可以分泌大量黏液,所以大部分病人表現的是粘液血便,如腺瘤位於直腸還會出現直腸下墜等症狀。

  檢查結直腸息肉最直接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纖維結腸鏡檢查,由於該技術的廣泛應用,使越來越多的學者對直腸息肉的發生、發展和治療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以求有效地預防及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結直腸息肉,減少腸癌的發生。在歐洲人們已經把纖維結腸鏡作為常規查體的專案之一,我國目前對於結腸鏡的檢查也越來越重視,一般凡大便潛血陽性、大便滴血、大便次數突然改變者,均應建議結腸鏡檢查,特別是病人自述出血較多,而肛門鏡下並未見到明顯出血點者更應該引起注意。

  臨床上結直腸息肉主要分為新生物性息肉、非新生物性息肉和黏膜下損害三類。新生物性息肉又稱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狀腺瘤、管狀絨毛狀腺瘤、絨毛狀腺瘤。這三種息肉臨床上常稱為癌前病變。尤以絨毛狀腺瘤容易惡變,其次是管狀絨毛狀,管狀腺瘤惡變相對少。非新生物息肉指增生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黏膜贅生物和炎性息肉。黏膜下損害指腸氣囊腫、淋巴樣息肉、脂肪瘤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