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飲品:酸梅汁、綠豆湯、龜苓膏,這些明星中藥解暑飲料,有一定的飲用禁忌,喝對了才能既解暑又養生。
酸梅汁:體虛者易腹瀉
作為歷史悠久、老少皆宜的降暑明星產品,酸梅汁的種類非常豐富。但無論輔料如何千變萬化,基本的成分都是烏梅、烏棗、山楂和冰糖。烏梅酸甘免疫、生津止渴,烏棗安神健脾,而山楂健脾開胃、消食解暑。這幾份主料就決定了酸梅汁的消暑解渴功效。
酸梅汁中添有冰糖,冰糖具有潤肺、止咳、清痰和去火的作用。可別小看了這一味小小的輔料,夏季人們容易心煩氣躁,沒有食慾,酸甜的東西能夠開胃解暑,還能夠調食、調味。有傳言稱酸梅汁多喝會導致腹瀉,李明解釋說,這是因為夏季人們圖爽快,常喝冰鎮酸梅汁,涼性自然會致腹瀉。因此,他建議脾胃不好、體質虛寒的人,可將煮制後的酸梅汁自然放涼再飲用,便不會導致腹瀉。酸梅湯一次喝不完,最好在冰箱裡存放。
綠豆湯:忌同期喝中藥
綠豆被稱為“濟世良谷”,中醫認為,它味甘性寒,清熱解暑,止渴除煩。是一味既能食用又能藥用的食材。用綠豆煮湯,加一點冰糖,連同煮爛了的豆子一同食用,是很多人夏季日日必備的解暑飲品。綠豆湯雖然物美價廉,但脾胃相對較弱的人,不宜直接飲用。將綠豆加米煮成粥,可做健脾調胃、解暑降火的夏季主食。此外,綠豆可以調解中藥,所以在服用中成藥的過程中,不能飲用綠豆湯。冰鎮的綠豆湯能降溫解暑,但是脾胃失調或者是體質虛弱的人不可以貪涼,飲用常溫下自然冷卻的最佳。
龜苓膏:不宜天天飲用
龜苓膏歷史悠久,相傳最早是清宮中皇帝的藥膳,如今已“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老百姓的日常滋補品。不同於酸梅汁、綠豆湯可以天天飲用,龜苓膏不宜多食,一週吃兩到三次可以起到調節身體的作用。
夏季天氣炎熱,很多人不愛吃東西,喝冷飲、吃冷盤的居多,熱菜的進食較少,這樣脾胃的溼氣會相對大一點。而龜苓膏中的主料是茯苓,有健脾、除溼、滋補、安神的效果,所以夏季食用龜苓膏可以調節脾胃、去除暑溼。龜苓膏雖有清熱排毒的功效,但本身偏寒,因此,脾胃本就虛弱的人應該少吃,脾溼過於嚴重的人不能食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