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手術是治本還是治標呢?中醫認為無論是小手術還是腫瘤根治性手術,都是治標,所謂腫瘤的根治性手術也不是根治,因為往往不能消除病人的致癌原因。中醫治病強調“無病先防,已病防變,瘥後防復”的治未病思想,手術只是疾病發展某一階段的特定治療手段,手術結束往往才是治療的開始,所以腫瘤的圍手術期治療,是中醫治病的本義,也是最能體現中醫特色的環節。
提升中醫參與層次是腫瘤的圍手術期治療的關鍵。術前通過中醫調節讓患者以最好狀態迎接手術,特別是通過調節情志消除患者術前恐懼方面,中醫發揮了很大作用。術後講究“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積極應用中醫藥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圍手術期併發症,還應特別注意術後常見症狀的中醫治療。對於發熱、咳嗽、呃逆、嘔吐、便結、失眠、虛汗、焦慮、狂躁、納差等術後常見症狀,中醫治療有獨特優勢,又與內科治法不盡相同,例如術後發熱往往以虛、瘀、痰、毒為病機特點,分型論治往往能取得滿意療效。“陰平陽祕,精神乃治”,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手段的外科術後患者同樣需要實現人體氣血陰陽的平衡,五臟六腑的調和。以“衡”為度,以“運”為法,以“和”為常正是我們臨床治療的理念。通過中藥口服、灌腸、外熨、沐足及配合多種形式的鍼灸、耳穴等各種傳統療法在臨床的應用,許多患者的術後生活質量提升,其中中藥的天然取材性和肯定療效讓我們在臨床工作中減少了對化學合成藥物的依賴性,降低了以抗生素為代表的各類西藥的使用比例,有效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費用,減少了經濟壓力,得到社會認可。圍繞術前、術中、術後,著眼治病、防病,多角度、多靶向,整體辨證與個體論治相結合構成了中醫藥治療腫瘤的特點。
針對原發病手術的後續治療,中醫藥目前也有廣泛的發展空間。例如有直接抗癌的中藥,如莪術油、斑蝥素、鴉膽子油、山慈姑、冬蟲草等,也有以傳統扶正祛邪為法的抗癌模式,如人蔘、黃芪、靈芝、蟲草、豬苓、六味地黃丸、小柴胡湯等方藥在減輕化療、放療毒副反應、增強療效等方面的作用顯著。另外在圍手術期引用與外科有關的中醫藥研究成果,如承氣湯類方劑為代表的通裡攻下法在腹部外科廣泛應用,既可用於術前腸道準備,也可用於術後腸道功能恢復。使部分急診手術變為擇期手術,變手術為非手術治療,明顯提高臨床療效,減輕患者痛苦。術後的綜合治療,尤其是中醫藥飲食、調養更是現代研究的熱點,可有效的提高患者術後生存質量,預防疾病的復發。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