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副主任醫師 宋海鵬

  腦血管病是當今人類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全國每年新發病例約180 萬,死亡約110萬,發病後存活者中約3/4不同程度地喪失勞動力。在腦卒中病人中,75%~90%為缺血性卒中。因此,加強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臨床和實驗研究,提高診治水平,非常重要。

  目前,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治療大致分為三類:藥物治療、外科治療和血管內治療。早在五十年代初,美國的Spence(1951)即首先開展了頸動脈內膜切除術。

  近半個世紀以來,動脈內膜切除經受了時間的考驗, 已成為當今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

  頸動脈內膜切除的物件是頸動脈粥樣硬化病人。這類病人常出現暫時性缺血發作(TIA),包括暫時性單眼盲(TMB)和暫時性半球性發作(THA)。在發作間隙期,除頸部聽診可能聞及雜音,眼底檢查可能發現視網膜動脈栓塞外,其它多無異常。頸動脈多普勒超聲(TCD)可證實粥樣硬化斑塊的存在,判斷狹窄程度。

  磁共振血管成象(MRA)同樣可以顯示頸動脈狹窄的部位和程度。二者的優點是無創傷性,可廣泛用於高危病人的篩查。缺點是一些解剖變異如動脈成襻或紐結,可使多普勒超聲出現假陽性;無論是TCD抑或MRA,都可能過高估計狹窄程度。

  因此,凡TCD和/或MRA提示頸動脈完全閉塞的病例,應作數字減影腦血管造影(DSA),它能確切地顯示狹窄的部位、範圍和程度及可能存在的其它病理改變(如顱內動脈狹窄或動脈瘤)。

  頸動脈內膜切除的手術指徵取決於病人的臨床表現和病變的特徵。

  對TIA病人而言,符合以下表現的:

  1、多次發作,證實有相應的頸動脈狹窄;

  2、雖為單次發作,但頸動脈狹窄>70%;

  3、頸動脈有潰瘍性或軟性病變(主要成分為脂質、細胞碎片和出血);

  4、抗血小板治療不能防止TIA復發。均應考慮手術。

  TIA發作頻繁,先前存在的頸部雜音突然消失,頸動脈高度嚴重狹窄(>90%)或有血栓形成者,則應儘早甚至急診手術。

  TIA無疑是頸動脈內膜切除的最佳適應證。大量資料表明,首次發作TIA後,若不經正規治療,在此後的3~4年內將有20%~45%發展成完全卒中,而頸動脈內膜切除可使該發生率降至3%~4%。除TIA以外,已經發生卒中的病人,如果檢查證實有頸動脈狹窄,也應考慮手術。

  因為研究表明,頸動脈系統缺血性卒中病人在首次發病後2年內,60%復發;50%的病人最終死於一次或多次這種復發。顱外頸動脈病變所致的缺血性卒中,每年複發率為5%~20%,5年達到50%。如果首次卒中後採用頸動脈內膜切除治療。則可使年複發率降至2%。當然,對腦卒中病人,動脈內膜切除的目的不是改善已有的功能障礙,而是防止再次卒中。

  頸動脈內膜切除歷經數十年,方法日臻完善。但對術中分流,意見仍不一致,既有常規應用者,亦有從不採用者。多數學者則認為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及術中監測結果而定:對側頸動脈嚴重狹窄或閉塞,或患側頸動脈在椎基底迴圈中有重要作用,阻斷頸動脈後EEG或TCD改變顯著者,應作分流;其他病人不宜分流。

  進入九十年代後,雖然對頸動脈內膜切除的某些方面還有爭議,手術本身也有一定併發症,但對其防止缺血性腦卒中的效果,世人已公認。這種術式在發達國家早已盛行。近年來,儘管出現了血管內成形(包括支架植入)等新技術,但因為只能達到擴張動脈的目的,而無法消除栓子的來源,因此頸動脈內膜切除的地位並未受到動搖。

  我國的頸動脈內膜切除開展得較晚,椎動脈內膜切除尚未起步,與發達國家相差甚遠。究其原因,蓋出自人們的傳統觀念:東方人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病變主要位於顱內。事實上,國內大多數缺血性腦血管病人(尤其是TIA)並未經過系統性甚至是起碼的檢查。

  一旦發病,最多作個CT掃描除外腦出血,便診斷為“腦血栓形成”而給予擴血管、溶栓治療。至於究竟是否血栓形成,病變的部位究竟在顱內抑或顱外,很少有人深入研究過。

  在這種基礎上形成的觀念缺少依據。近年來,我國神經內外科界的一些前輩和有識之士紛紛撰文呼籲積極開展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外科治療,並將之列入國家“九五”重點攻關課題。

  相信在神經內外科和介入神經放射科工作人員的密切合作下,我國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診治必將有一個新的飛躍。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