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消化內科 主任醫師 劉正新

  急性胃腸炎是胃腸黏膜的一種急性炎症,急性胃腸炎鑑別診斷的方法有很多種,當你一旦診斷時,那怎麼辦呢?

  一、臨床症狀

  1、有暴飲暴食或吃不潔腐敗變質食物史。

  2、起病急,噁心、嘔吐頻繁,劇烈腹痛,頻繁腹瀉,多為水樣便,可含有未消化食物,少量粘液,甚至血液等。

  3、常有發熱、頭痛、全身不適及程度不同的中毒症狀。

  4、嘔吐、腹瀉嚴重者,可有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等。

  5、體徵不明顯,上腹及臍周有壓痛,無肌緊張及反跳痛,腸鳴音多亢進。

  二、鑑別

  1、寄生蟲感染周圍血嗜酸粒細胞增多可見於鉤蟲、血吸蟲、絛蟲、囊類圓線蟲所致的寄生蟲病,各有其臨床表現。

  2、胃腸道癌腫與惡性淋巴瘤也可有周圍血嗜酸粒細胞增高,但屬繼發性,應有癌腫與淋巴瘤的其他表現。

  3、嗜酸性肉芽腫主要發生於胃和大腸、小腸呈侷限性腫塊,病理組織檢查為嗜酸性肉芽腫混於結締組織基質中。過敏史少見,周圍血中白細胞數及嗜酸性粒細胞常不增加。

  4、嗜酸粒細胞增多症除周圍血嗜酸粒細胞增高外,病變不僅累及腸道,還廣泛累及其他實質器官,如腦、心、肺、腎等,其病程短、預後差,常在短期內死亡。

  三、預防

  1、注意衛生

  保持食物、用具、容器、冰箱等食物儲存場所、環境的清潔。

  2、不吃不潔食物

  當食物發生腐爛變質時,一定不要食用。飯菜等最好不要隔夜,瓜果蔬菜食用之前一定要清洗乾淨。

  3、避免刺激

  飲食宜清淡,儘量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咖啡、濃茶等。同時還要避免藥物的刺激,如非甾體抗炎藥類藥物會嚴重刺激我們的胃腸粘膜。

  四、急性胃腸炎的飲食

  1、發作時最好用流質飲食,食物應細軟、少渣、少油膩、易消化,如米湯、杏仁茶、清湯、淡茶水、藕粉、去皮紅棗湯,應以流食為主,待病情緩解後,可逐步過渡到半流食。

  2、重嘔吐腹瀉者,宜飲糖鹽水,補充水分和鈉鹽。若因嘔吐失水以及電解質紊亂時,應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等溶液。

  3、不適宜吃的東西:食用產氣及含脂肪多的食物,如牛奶、豆奶、蔗糖等。

  五、西醫治療

  1、一般治療

  儘量臥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電解質液以補充體液的丟失。如果持續嘔吐或明顯脫水,則需靜脈補充5%—10%葡萄糖鹽水及其他相關電解質。鼓勵攝人清淡流質或半流質食晶,以防止脫水或治療輕微的脫水。

  2、對症治療

  必要時可注射止吐藥: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嚓25-100MGL日。解痙藥:如顛茄8N堪11次,1日3次。止瀉藥:如思密達每次1袋,1日2-3次。

  3、抗菌治療

  抗菌素對本病的治療作用是有爭議的。對於感染性的腹瀉,可選用一些有針對性的抗菌素,比如口服黃連素0.3G,1日3次或者是口服慶大黴素8萬U,1日3次。但注意要防止自己抗菌素濫用的情況發生。

  六、中醫治療

  1、腸胃溼熱

  病起急驟,噁心頻發,嘔吐吞酸,腹痛陣作,瀉下急迫,便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口渴欲飲,心煩,尿短赤少,舌苔黃膩,脈淆數或滑數。

  治法:清熱化溼,理氣止瀉。

  方藥:葛根10克、黃芩10克、黃連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車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葉10克、生甘草6克。

  2、寒溼阻滯

  嘔吐清水。噁心,腹瀉如水,腹痛腸鳴並伴有畏寒發熱,頸項或全身關節痠痛,苔薄白或白膩,脈灞。

  治法:散寒除溼,和中止瀉。

  方藥:藿香10克、大腹皮10克、白芷10克、紫蘇10克、茯苓12克、清半夏10克、白朮10克、陳皮10克、厚朴10克、生薑5克、甘草6克。

  中成藥:霍香正氣水,腹痛水。

  3、食滯胃腸

  心裡噁心厭食,得食愈甚,吐後反快;腹部絞痛,瀉下穢臭,精神不振,舌苔厚且膩,脈搏是滑而實。

  藥物治療治法:消食化滯,和胃降逆。

  方藥: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制半夏10克、茯苓12克、陳皮10克、萊菔於10克、大腹皮10克。

  中成藥:保和丸,香連化滯丸。

  七、護理

  1、急性胃腸炎患者應臥床休息,注意保暖。

  2、急性期患者常有嘔吐、腹瀉等症狀,失水較多,因此需補充液體,可供給鮮果汁、藕粉、米湯、蛋湯等流質食物,酌情多飲開水、淡鹽水。

  3、為避免胃腸道發酵、脹氣,急性期應忌食牛肉等易產氣食物,並儘量減少蔗糖的攝入。應注意飲食衛生。忌食高脂肪的油煎、炸及薰、臘的魚肉,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水果,刺激性強的飲料、食物和調味品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