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內科 主任醫師 朱翠玲

  在心內科,我們經常會遇到因胸痛就診的病人,有人胸部偶爾有些疼痛感覺,就直接告訴大夫自己得了“心絞痛”,有些人已經發生了嚴重症狀,隨時可能出現危險,自己卻一無所知。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心絞痛的識別方法。

  心絞痛的六大特點

  1、部位多於胸骨的上部或中部,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達無名指或小指,或至頸、咽或下頜部。心絞痛發作的時候,病人常常難以精確地表達出疼痛的部位。

  2、性質難以準確描述,常為壓迫性、緊縮性、阻塞性窒息感,而不是真正的疼痛。病人不敢繼續活動,這是心絞痛病人的共同特點。

  3、情緒變化、體力活動、飽食、寒冷、吸菸等都可能誘發心絞痛,早晨心絞痛發作的可能比下午大。

  4、持續時間常常2-15min,不超過半小時。持續時間在半個小時以上者,較為少見。但是,如果胸痛發作時間很短,為瞬間性的,而且像針刺狀或“閃電樣”的疼痛,多數不是心絞痛,而可能是肋間神經痛,或因心臟過早搏動引起的胸部不適。

  5、緩解方式一般停止原來誘發症狀的活動後即可緩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後2-3分鐘可迅速緩解,要注意,硝酸甘油每次只能含1片,如果疼痛不能緩解,可每5分鐘重複含1片,連續使用不能超過3片。

  6、胸痛突然發生。心絞痛發作時的胸痛,病人常常很少或根本就沒有先兆,在兩次發作的間期,病人的感覺可以完全正常。因此,突然發作的胸痛,是心絞痛十分重要的危險訊號。部分病人常常把胸痛與胃痛相混淆。一般說來,胃痛常伴有吐酸水和上腹部的燒灼感,而且胃痛的疼痛是以隱痛為主。胃病的發作與進食不當有密切的關係,而與活動、情緒波動和精神緊張沒有明顯的聯絡。

  並非所有胸痛都是心絞痛

  有時老年人不能確切描述自己的情況,心絞痛需要與心臟神經官能症、氣胸、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絞痛、肋間神經痛及膽道與上消化道疾病等相鑑別。另外,心絞痛不一定都痛在心上,一部分患者以腹部不適或灼燒感及胃疼為主要症狀,極易誤診。

  一般胃病引起的疼痛往往發生在空腹或飯後,與進食有關,多持續半小時以上或數天不緩解;而心臟病引起的疼痛一般與運動、勞累、情緒變化等因素有關,部分患者總是發生在半夜或凌晨,持續數分鐘或十餘分鐘,經休息或用藥可緩解。

  心絞痛源於心臟負荷加重

  心絞痛的發病機制是心肌需氧和供氧的平衡失調,正常情況下,冠狀迴圈有很大的儲備力量,其血流量可隨身體的生理情況而有顯著的變化;在劇烈體力活動時,冠狀動脈適當擴張,血流量可增加到休息時的6-7倍。

  缺氧時,冠狀動脈也擴張,能使血流量增加4-5倍。動脈粥樣硬化而致冠狀動脈狹窄或部分分支閉塞時,其擴張性減弱,血流量減少,且對心肌的供氧量相對的比較固定,心肌的血液供應如減低到尚能應付心臟平時的需要,則休息時可無症狀。

  一旦心臟負荷突然增加,如勞累、激動、左心衰竭等,使心肌張力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和心率增快等而致心肌耗氧量增加時,心肌對血液的需求增加,而冠脈的血供已不能相應增加,即可引起心絞痛。

  溫馨提醒:心絞痛還是冠心病危險的訊號之一,特別是頻繁發作或程度嚴重的病人。一旦出現了心絞痛,就說明病情較為嚴重,應積極採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