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彩色多普勒超聲、CT、核磁共振等影像檢查的普及,“囊腫”這一名詞越來越多地進入大眾的健康話題,比如大家熟知的肝囊腫、腎囊腫、卵巢囊腫等等。
當檢查出身體內有囊腫的時候,絕大多數人並沒有什麼症狀。但檢查報告中,出現囊腫二字難免會產生許多疑惑:囊腫是什麼東西?為什麼會長?有沒有危害?要不要處理?今天就來簡單科普一下“囊腫”。
什麼是囊腫
通俗地說,囊腫就是一個封閉的“水泡”,如同充了水的氣球。囊腫的外殼是由一層層具有分泌功能的細胞排列而成的纖維性囊壁,囊腔內充滿清亮無色或淡黃色、無菌、富含蛋白質的液體,稱之為囊液。大多數的囊腫形成原因不明,部分囊腫由於寄生蟲、感染、先天性發育異常等因素引起。
囊腫常見的部位
囊腫在全身各種組織中均可以發生,包括肝、腎、卵巢、胰腺、咽喉、面板、腱鞘等,但是最常見的還是肝臟、腎臟、卵巢。囊腫大小差異較大,可從幾毫米到幾十釐米不等。
有什麼危害
小囊腫一般沒有臨床症狀,僅僅在常規體檢時發現,無須特殊處理。在臨床上最常見的就是肝囊腫和腎囊腫,只有當這些囊腫增大引起症狀、繼發感染、影響器官功能時才需要積極治療。比如較大的囊腫可以引起肝區、腎區酸脹,胃部飽脹,下腹部脹痛;長在關鍵位置的囊腫也可能壓迫神經、管道也會產生一定危害。
身體有些部位的“囊腫”有惡變的傾向,甚至與惡性腫瘤不易區分,比如胰腺和卵巢的囊腫。需要我們加以重視,進一步檢查或者定期隨訪,以排除惡變或者囊性惡性腫瘤的可能,但總體上惡性囊腫的比例不是很高。
什麼情況要處理
目前囊腫的形成機制尚不明確,吃藥也不管用。處置原則主要是清除囊液,破壞囊壁,使之縮小不再生長。方法包括:腹腔鏡下囊腫開創引流、超聲引導下的穿刺引流、硬化治療、切除等。一般來說,如果囊腫不太大、生長部位惡性可能性小的不需要處理,定期複查即可。以下為常見需要處理的情況:
1、體積太大、位置特殊
以最常見的肝囊腫為例:較大的肝囊腫可能會造成肝內大血管、膽管的壓迫並引起症狀,這時就需要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由肝膽外科醫生評判病情,並提出治療計劃。對於位於肝臟表面的大於5cm的肝囊腫,容易因衝撞或受傷導致破裂,需要處理。對於小於5cm的肝表面囊腫,若沒有對周圍臟器造成壓迫症狀,可以觀察,若出現壓迫症狀,如上腹飽脹、疼痛等,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治療。
2、懷疑惡性可能
如果影像學檢查懷疑是“囊性”的腫瘤,或者較少發生囊腫的部位出現了囊腫,甚至那個部位的腫瘤通常是囊性的,這就需要積極應對。比如“胰腺囊腫”與“漿液性胰腺癌”,常規彩色多普勒超聲很難鑑別,此時需要找專科醫生評估,並進一步增強CT、內鏡超聲穿刺等檢查明確診斷。
3、“多囊腎”或“多囊肝”
一般人的囊腫都是單發的,或者散在的幾個,而成千上百的“多囊腎”或“多囊肝”多見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這種情況下,囊腫危害就挺大,正常的肝組織和腎組織被擠壓掉,導致肝腎功能受損。最常見是腎功能受到損害,臨床上因多囊腎而發生尿毒症的患者大有人在。對“多囊腎”或“多囊肝”一般不主張手術治療,僅限於處理引起明顯症狀的大囊腫,可行穿刺抽液或“開窗術”,並且積極保護肝腎治療。
4、心理負擔過重
有的人心理負擔大,發現身體裡有個囊腫,於是心理總是有個疙瘩,聽說穿刺使能囊泡消失或縮小,非要穿刺掉才安心,這種情況下,也可以穿刺,但治療的更多是“心病”。
所以沒有以上這些情況通常無需特別擔心,下次體檢時再看看身體裡面的這位“老朋友”是否依然安好即可。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