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肛腸科 主任醫師 辛學知

  瀉藥是能增加腸內水分,促進蠕動,軟化糞便或潤滑腸道促進排便的藥物。臨床主要用於功能性便祕,分為容積性、刺激性和潤滑性瀉藥三類。臨床上常見瀉藥有哪些呢?

  一、容積性瀉藥

  非吸收的鹽類硫酸鎂和硫酸鈉也稱鹽類瀉藥。在腸道難以吸收,大量口服形成高滲壓而阻止腸內水分的吸收,擴張腸道,刺激腸壁,促進腸道蠕動。此外鎂鹽還能引起十二指腸分泌縮膽囊素,此激素能刺激腸液分泌和蠕動。一般空腹應用,並大量飲水,1~3小時即發生下瀉作用,排出液體性糞便。導瀉作用劇烈,故臨床主要用於排除腸內毒物及某些驅腸蟲藥服後連蟲帶藥一起排出。硫酸鎂、硫酸鈉下瀉作用較劇,可引起反射性盆腔充血和失水。月經期、妊娠婦女及老人慎用。

  食物性纖維素等物質

  1、乳果糖為半乳糖和果糖的雙糖。它在小腸內不被消化吸收,故能導瀉。未被吸收部分進入結腸後被細菌代謝成乳酸等,進一步提高腸內滲透壓,發生輕瀉作用。乳果糖還能降低結腸內容物的pH值,降低腸內氨的形成;H+又可與已生成的氨形成銨離子而不被吸收,從而降低血氨。可用於慢性門脈高壓及肝性腦病。應注意因腹瀉而造成水、電解質丟失,可使肝性腦病惡化。

  2、食物纖維素。包括蔬菜、水果中天然和半合成的多糖及纖維素衍生物,如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等不被腸道吸收,增加腸內容積並保持糞便溼軟,有良好通便作用。可防治功能性便祕。

  二、接觸性瀉藥

  舊稱"刺激性瀉藥"。能影響腸道活動和對腸粘膜中水份和電解質吸收而引起導瀉的一類藥物。包括蒽醌和二苯甲烷類,如大黃、番瀉葉和蘆薈等植物性瀉藥含有蒽醌甙類。主要作用於大腸,對小腸吸收功能等無影響,故可用於急、慢性便祕。

  1、酚酞。口服後在腸道內與鹼性腸液相遇形成可溶性鈉鹽,能促進結腸蠕動,服藥後6~8小時排出軟便,作用溫和,適用於慢性便祕。口服酚酞約有15%被吸收。從尿排出,如尿液為鹼性則呈紅色,部分由膽汁排洩,並有肝腸迴圈而延長其作用時間,故一次服藥作用可維持3~4天。遇有過敏性反應,發生腸炎、皮炎及出血傾向等。同類藥物吡沙可啶用於便祕或X線,內窺鏡檢查或術前排空腸內容。

  2、蒽醌類。大黃、番瀉葉和蘆薈等植物,含有蒽醌甙類,口服後被大腸內細菌分解為蒽醌,能增加結腸推進性蠕動。用藥後6~8小時排便,常用於急、慢性便祕。

  三、潤滑性瀉藥

  滑潤性瀉藥是通過區域性滑潤並軟化糞便而發揮作用。適用於老人及痔瘡、肛門手術患者。

  1、液體石蠟。為礦物油,不被腸道消化吸收,產生滑潤腸壁和軟化糞便的作用,使糞便易於排出。

  2、甘油。以50%濃度的液體注入肛門,由於高滲壓刺激腸壁引起排便反應,並有區域性潤滑作用,數分鐘內引起排便。可適用於兒童及老人。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