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髓水平反射:
包括屈肌收縮反射、伸肌挺伸反射、交叉伸展反射、軀幹側彎反射、手握持反射、足底握持反射、踏臺反射、自動步行、磁石反射。
2、腦幹水平反射:
包括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緊張性迷路反射、聯合反應。
3、中腦水平反射:
包括頸調整反射、身體對身體的矯正反應、作用於頭的身體的矯正反應、身體對身體的矯正反應。
4、腦質水平反射:
包括仰臥位傾斜反應、俯臥為傾斜反應、膝手位平衡反應、立位平衡反應、保護性伸展(降落傘反應)、坐位保護性伸展、跨步反應、足背屈反應。
5、腦癱的異常姿勢反射:
包括陽性支援反射、交叉伸展反射、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緊張性迷路反射、聯合反應。
神經發育學治療手技
治療目標
1、盡最大努力通過操作手技使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小兒體驗到正常姿勢及正常運動模式。
2、要特別關注:運動模式的質量,特別是頭部及肩胛帶姿勢的序列調整及控制:運動模式的最佳統合和協調。
3、抑制異常運動及姿勢反射(原始反射),促通或誘發正常姿勢反應(豎直反應及平衡反應)。
4、訓練士要指導家屬在家庭進行管理和訓練,使訓練治療不間斷,有連續性。
一、治療原理
1、運動模式的協調:
治療的主要內容不是針對肌肉的癱瘓,而是針對運動的障礙和喪失。企圖強化和伸張每個肌肉的做法,不是真正意義的治療。只有通過運動模式的學習,才能學習新的精細運動,而不是使每個肌肉活化。關鍵是運動模式的協調及其相伴隨的姿勢的協調。這就是高層次的統合。
2、運動、姿勢及姿勢肌張力的相關
運動是伴隨姿勢而存在的,是個動態過程;姿勢先行於運動,而又促通運動;運動只不過是變化著的姿勢。只有在姿勢肌張力強度及分佈正常時才能有正常姿勢及正常運動。正常姿勢與正常姿勢肌張力是正常運動的基礎。治療是利用運動、姿勢及姿勢肌張力的這種相互關係和相互作用,通過校正某種機能來改變其他機能,使之向好的方向,正常化的方向變化。
3、自律運動及隨意運動
姿勢及肌張力的適宜及平衡的維持,正常時是由皮層下中樞統合,是自律性的。皮層中樞通過這一機制為有意圖(意識)的運動行動進行規劃,進行各種精神活動及學習等功能活動。
隨意運動模式的基礎是豎直反應、平衡反應及保護性反應等這樣的自律性姿勢反應。宮內出現的早期運動模式也是自律性姿勢反應。
治療的目標是確切地誘發這些自律性反應。自律水平的功能活動優點在於能夠減輕在治療中做過度的努力所發生的許多緊張狀態。即使得不到患兒的配合或在精神機能低下時也有效,適於乳幼兒。
4、主動運動及被動運動
學習新的運動機能必須是主動的。只做被動運動是不可取的,難以學到新的運動模式。只有主動運動才說明這一運動機能在中樞神經系統形成了迴路。介助必須是最適水平或最小程度。避免小兒由於精神壓力及過度努力引起異常反應。豎直反應及平衡反應等自律性運動反應,應在下意識水平被誘發出來。
5、運動模式間的相互作用及相互競爭
運動模式的競爭原則是大腦的特性。正常發育時原始反射在豎直反應出現時逐漸消失,平衡反應出現後,豎直反應被平衡反應所統合,形成較成熟的自律性反應。
腦癱兒,緊張性反射等原始反射佔優勢,使豎直反應及平衡反應得不到發育。治療時,也要避免一種運動及姿勢模式長期佔優勢而影響相關的姿勢及運動的發育。
6、通過感覺傳入控制來促通或抑制姿勢反應
適當的控制感覺傳入,間接地控制運動傳出,使出現比較正常的感覺反饋,建立正常的自律性反應,進而有效地學習隨意運動。
感覺傳入,經過中樞神經系統的統合,至運動傳出,形成迴路。中樞神經系統的特性之一,是反覆的感覺傳入至運動傳出在中樞容易形成迴路。根據運動傳出的反應來調節和控制感覺傳入。這需要訊號重複輸入過程。通過控制感覺傳入來促通正常的姿勢反應,抑制異常的姿勢反應。
二、訓練治療的總原則
1、自我身體形象的感知和校正
運動的質量及新的運動精細性的學習,依賴於以前的感覺運動體驗及自身形象的認知。自身形象的感知是正常發育的前提。不首先認知自我身體的各個部位及其相互關係,就很難認知自我的空間位置(上下、左右、前後等)。如,只有得到俯臥位及仰臥位體重的大部分負荷到頭部及上部軀幹,乳兒才能使控制頭及上部軀幹的能力得以發育。
2、治療刺激的階段化
儘管發育是連續性的,但也有明顯的階段性。如,豎頭、翻身、坐、爬、抓站、獨站、步行等。
訓練不應同時給予多種質和量的粗暴的刺激,而應在訓練中根據發育的狀況給予最關鍵的治療(關鍵點)。但要避免一種模式佔優勢,在保持階段化的同時調整運動模使其多樣化,使其體驗各種姿勢及運動模式。但是,刺激的階段化必須是連續的。很難想象,一個連豎頭都不能的小兒就去訓練立位平衡,這是不科學的。一個有下肢適當支援能力的小兒,訓練立位平衡是可能的。
3、運動的構成要素
複雜的精細運動是以發育早期獲得的比較單純的運動構成要素為基礎,這就是精細運動的前階段。最基本最重要的精細運動前階段有頭部及軀幹的豎直;軀幹、肩胛帶及骨盆等近側部的穩定性。
訓練時也不是把機能性動作及完成發育指標為重點,而是把自律運動及隨意運動做所必需的姿勢基礎及平衡運動反應作為治療目標。如,坐位發育,必須進行屈曲與伸展的適當統合(矢狀面)、兩棲類反應(冠狀面)、軀幹迴旋(水平面)、降落傘反應(保護性伸展反應)及坐位平衡等諸多運動構成要素的訓練,才能使坐位發育完善和穩定。
4、動的治療及靜的治療
促通豎直反應及平衡反應是治療的主要目標,這都是通過移動體重或改變姿勢而誘發,因此,治療不應是靜止的,而必須是動態的。要把體重移動作為誘發姿勢反應的手段。
如仰臥位讓小兒從地板上抬起下肢及骨盆(腹部屈曲肌收縮),並左右搖動身體,就會使伸肌群得到伸展(統合)。要從小範圍活動開始,逐漸增大運動範圍。靜止的,固定於一種姿勢常常造成關節的攣縮(繼發性改變)。
5、個別治療和訓練
發育即使是偏離正常軌道一點點,有時也會成為以後發育階段高階複雜精細運動的阻礙因素,難以拉回到正常發育軌道,因此,要早期治療。
在實施治療計劃進行操作治療時必須考慮個體差,要有針對性。小兒對刺激的反應及對各種操作的應答,可因基本姿勢肌張力的不同而有相當大的差異。遊戲及活動在一部分小兒引起過度興奮,肌張力增強,要注意。
運動的速度及節律影響著肌張力。做非常緩慢的運動會是異常模式固定下來;張力過強的小兒,快速的運動不能為姿勢調整提供充足的時間。
重力方向對姿勢肌張力也有影響。低張力的小兒,重力下沉,癱到地板上,不能為姿勢肌張力的改善提供機會,最好直立位,一點點支援就能活動;張力強的小兒,直立位會更不穩定,使身體更加僵硬。關節接近、輕叩及振動等特殊手技能大大提高肌張力,所以適用於肌張力低下者。
6、通過操作手技引發運動動作
觸控刺激要適宜,不可過分加壓。不要過緊抱孩子。對手掌及所有手指加壓可使從指尖開始的區域性牽拉和加壓引起的疼痛消失。操作手法要靈活,進行微細調解,以誘發最適反應。單一關鍵點確切加壓是所期望的。軀幹、肩胛帶及骨盆帶等中樞部的關鍵點對運動模式影響最大(Vojta法)經常變換手放置的位置,從一點跳到另一點上,會成為粗暴的刺激使小兒感覺混亂,不能耐受。通過體重移動來促通豎直反應及平衡反應。
三、治療手段
頭的控制;軀幹的控制;翻身基俯爬;用上肢支援體重;上肢的保護性伸展;四爬移動;立位及步行。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