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寶寶都是獨立不同的個體,有自身發展的規律,語言發育程度有慢也有快,有的寶寶1歲多就開始說話,但也有的寶寶到兩歲多才會說話,甚至有些還要晚,首先說話早肯定是好事,說明寶寶語言發育比較早,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較強。在學齡前兒童中約10%的寶寶說話晚,被診斷為“語言發育遲緩”。
引起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多見於
1、聽力受損。聽力缺陷會嚴重影響寶寶語言的發育,因為語言準備階段寶寶是需要在模仿中發聲,輕微聽力喪失的兒童,還可以看著別人口脣動作學著發音,嚴重聽力受損就很難學習說話了。
2、環境因素。比如家裡父母少言寡語甚至沉默,缺少和寶寶的語言互動,寶寶缺乏模仿、學習的物件,比如在慈善機構裡的兒童,語言發育較一般正常家庭的寶寶要晚,因為缺少語言環境。
3、智力低下。智力低下的寶寶語言發育較正常寶寶晚。
4、自閉症。表現為寶寶不喜歡和人交往,喜歡自己玩自己的,目光對視差,語言發育落後。需要在正規的醫院檢查明確。
說話早晚與這3點密切相關
說話早晚,跟寶寶自身生長髮育、家庭環境、教養方式等有關。
1、寶寶語言的發育情況
0-1歲:語言準備時期,基本上以簡單的發音為主,“咿咿呀呀”“啊啊哦哦”,就表明開始說話了。只要寶寶哦哦啊啊,你就要及時迴應。
1歲-1歲半:語言理解時期,能聽懂簡單的詞語,比如你說“不行”搖頭,“吃飯”招手,能用簡單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意願,比如“飯飯”“奶奶”“吃吃”。這時候,寶寶的語言能和動作對應上了。
1歲半-3歲:語言躍進時期,詞彙量增長,能用句子來表達自己的要求,雖然有些時候敘述邏輯有些亂,而且你會經常聽到寶寶到處撿詞語,可能是你說過的,可能是電視上的。
大多數寶寶都是這個規律,能在2歲半3歲比較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當然每個寶寶都有個體差異。
2、跟家庭環境有關
如果處於不停的語言刺激環境下,每天都跟寶寶嘮叨嘮叨,那寶寶說話會早一點,而且會是個話癆+十萬個為什麼。如果你覺得寶寶小聽不懂,不跟寶寶交流互動,寶寶就沒辦法學習模仿,語言發展會相對遲緩。所以,在陪寶寶玩時,一定要放下手機,IPAD,多和寶寶說話。
3、跟教養方式有關
研究發現,父母和寶寶互動的語言越豐富,就越有益於寶寶的語言發展。比如:講繪本故事來拓展語言的豐富性;世界辣麼大,帶寶寶出去看看新鮮的事物;哼唱有益的兒童歌曲,郎朗上口的旋律等等。
當寶寶說話比別的寶寶晚時不要太過擔心,耐心等待,多表揚鼓勵寶寶說話,實在是擔心可以去醫院做一個綜合的評估,找到原因,採取相應的措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