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產科 主治醫師 胡菲菲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人們對分娩方式的選擇也改變了。在計劃生育實施的年代裡,一家只生一個,為了萬無一失,剖宮產率逐年上升。但二孩政策開放後,自然分娩率迅速上升。很多人認為,生孩子嘛,生完就不疼了,就不難受了,作為自然分娩兩個孩子的母親,我來分享一下,我的產後經歷。

  在這裡我不談照顧孩子的艱辛,我就談一下我的”下三路”。所謂下三路,一是尿路,二陰道、會陰,三肛門。

  尿路,第一胎分娩時,早晨7點臨產,下午14點會陰側切自然分娩,分娩後在產房觀察了兩小時。回到病房後,出現了排尿困難,有尿排不出來。現在分析原因,一是會陰側切疼痛,二是感覺分娩時胎頭壓迫,尿道的逼尿肌失靈了。每次只能排出一點點,身為婦產科醫生的我,果斷要求護士給我下了尿管,以我多年的臨床經驗,找鍼灸科會診鍼灸治療。在鍼灸了兩天後,拔尿管出院了。但其實我排尿困難的情況沒有明顯好轉,我回到家以後還存在這個問題,就是得加腹壓才能排出尿液,說白了就是用拉粑粑的勁去排尿,每次使勁痔瘡都要脫出(這是我一會要說的第三路),別提多痛苦了。這是根據我的臨床經驗,我用高錳酸鉀片坐浴,此刻我不得不說,我的經驗都喂狗了,依然不好使。

  現在我總結一下,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1、排尿困難,恢復時間大概是10天左右,不要焦慮、著急,你要做到多喝水、多排尿,就用排便的勁去排尿。

  2、熱敷小腹部及會陰,對尿道、膀胱的恢復很有幫助。

  3、用手指按壓雙側足三裡(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很有幫助。

  陰道、會陰。因為分娩時有羊水III度,為了儘快分娩做了會陰側切。生二胎的時候,有會陰體的裂傷,所以對比來說,會陰側切真的很疼,因為會陰側切切口更深。分娩回家後,不能坐著,如果坐著,就直接坐切口上了!吃飯也不能站著吃啊!就做半個屁股。在產後8天左右,用小鏡子觀察發現皮內縫合的線吸收了,但皮沒長上。心想好吧,只是表皮,就消毒觀察了,4天后面板癒合。側切完全長好、不疼,可以做板凳,歷時2周。

  產後會陰側切護理注意:

  1、少墊衛生巾、少穿紙尿褲不透氣。沒事就躺在在床上,墊產墊,光屁股晾著,保持衛生、乾燥很重要。排完大小便,以後要清洗一下外陰,然後擦乾。這裡提一下,給孩子買的溼巾,媽媽可以用來護理外陰,比如不方便清洗時,用溼巾處理一下。囉嗦一下,清理外陰時,要從前向後擦,先尿道、陰道,後擦肛門,因為肛門最髒,否則容易引起會陰側切感染。

  2、少坐,影響切口癒合。可以用碘伏(不是碘酒,碘酒刺激性太大),用棉籤,每日消毒一次。

  肛門。因為懷孕前就有便祕、痔瘡的情況。懷孕以後胃腸蠕動變慢、以及妊娠週數增加子宮增大,子宮的壓迫症狀,便祕情況加重。因為用開塞露會擔心刺激子宮有流產、早產風險,這裡建議大家可以口服乳果糖。原有的痔瘡經歷妊娠期的便祕加重,分娩時的用力,產後痔瘡就很重了,每次排尿、排便都會脫出。

  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1、排便後清理肛門、會陰,用馬應龍痔瘡膏塗抹肛門,同時將脫出痔瘡儘量送回直腸。馬應龍塗抹山會有很清涼的感覺,會比較舒服。

  2、躺在床上練習提肛運動,反覆收縮肛門,會有很大幫助。

  3、產後盆腔壓力減輕後,痔瘡會緩慢緩解。但對於較重的痔瘡,可能還是需要手術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