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部位感染是手術常見併發症之一。權威資料顯示手術部位感染居院內感染的前3位,其中清潔切口(Ⅰ類)的感染率為1.5%左右,可能汙染的切口(Ⅱ類)和汙染切口(Ⅲ類)的感染率分別在5%和10%左右。
術前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可明顯降低手術部位感染率。國外大樣本的病例對比試驗顯示,手術前0~2小時給藥效果最好。中華醫學會等編寫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也指明:接受清潔手術者,在術前0.5~2小時給藥,或麻醉開始時給藥,使手術切口暴露時區域性組織中已達到足以殺滅手術過程中入侵切口細菌的藥物濃度。如果手術時間超過3小時,或失血量大(>1500毫升),可手術中給予第2劑。抗菌藥物的有效覆蓋時間應包括整個手術過程和手術結束後4小時,總的預防用藥時間不超過24小時,個別情況可延長至48小時。
手術時間較短(<2小時)的清潔手術,術前用藥一次即可。接受可能汙染手術者的手術時預防用藥時間亦為24小時,必要時延長至48小時。汙染手術可依據患者情況酌量延長。對手術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藥物使用時間應按治療性應用而定。
有兩種例外情況需要注意。一是隻能選用萬古黴素類藥物作為預防用藥時,由於萬古黴素靜脈滴注給藥要求時間較長,一般選擇術前120分鐘給藥,給藥1小時。第二個例外是剖宮產時為減少抗生素經胎盤對胎兒的影響,選擇在結紮臍帶後立即靜脈給藥的方式預防應用抗生素。
目前術前給藥時間大家已有共識,但在臨床實踐中還難以保證。如果手術當日清晨在病房給藥,患者接受藥物後再到手術室,手術開始時間往往在60分鐘以後,甚至超過2小時或更長時間。這就難以確保在手術開始時有較高的血藥濃度和組織藥物濃度,會影響預防手術部位感染的效果。
國外推薦把手術前預防性使用的抗生素帶到手術室,由手術室護士和麻醉師給藥。一般在麻醉誘導期給藥,或估計在手術開始前30~60分鐘給藥。國內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要求外科醫師將手術患者預防手術部位感染的抗生素隨手術患者帶到手術室,由手術護士給藥,收到了明顯效果。由於大多數抗生素應用之前需要做皮試,因此在病房必須先做好皮試並在病歷中明確記載。此外把術前預防性抗生素帶到手術室,勢必增加手術室護士或者麻醉師的工作量,這需要醫院統一協調管理和相關科室人員理解。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