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冠心病是危害人民健康和導致猝死的主要病因之一,是導致心臟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對冠心病的新療法和早期診斷有助於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在決定最佳治療方案時,綜合治療方案包括生活方式改變、標準或強化的藥物治療、以及微創的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或外科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自1977年Gruentzig在世界上完成第一例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PTCA)後,微創的冠脈介入治療在30多年間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單純球囊擴張時代、金屬裸支架時代和藥物支架時代。單純球囊擴張由於沒有永久的血管內支撐物,血管彈性回縮、血栓形成、新生內膜過度增生導致高的再狹窄率(30-50%);裸金屬支架避免彈性回縮,降低再狹窄率(20-30%);而藥物塗層支架不僅能保持血管開放,攜載塗層藥物還能緩慢釋放,抑制新生內膜形成,極大降低再狹窄率(<10%)。
但藥物支架時代同時也存在諸多難以解決的問題,極大影響了支架術後患者的遠期預後:支架作為金屬支撐物,會影響血管的正常收縮和舒張活動;支架內再狹窄處理棘手;影響內皮修復而導致極晚期支架血栓;異物性慢性炎症;支架植入部位與非支架植入部位血管運動不協調以及由此導致的冠脈血管瘤風險;支架斷裂等潛在風險;增加了日後再行外科血運重建術的難度。
另外由於金屬植入物的長期存在,影響必要時行MRI和CT檢查的安全性和效果。如果說為了治療心血管阻塞性疾病採用的介入治療對血管已經造成了“第一次醫源性損傷”,那麼支架長期存留於體內會造成“第二次醫源性損傷”。
目前,多個公司都在研發新一代完全可降解的支架。由於新一代支架可完全降解,既不用擔心血栓的風險,又可以大大縮短術後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時間,同時如果病人下次做搭橋手術時,也不會受殘留金屬支架影響。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完全可降解支架將成為冠脈介入治療領域的新趨勢。
最理想的新一代支架的設計理念是:在介入術後的一段時間內,支架使血管得到機械性支撐,並藉助洗脫出的藥物,防止再狹窄。之後支架即緩慢降解,並完全被組織吸收,血管結構以及舒縮功能完全恢復至自然狀態,由此避免相關的潛在風險。這就是被稱之為冠脈介入的第四次革命―完全生物可降解支架(Biodegradable Stent)。
目前,多個公司都在研發完全可降解支架,如雅培(BVS)、Igaki Medical(Igaki-Tamai)、Biotronik(AMS)、REVA Medical(REVA)、強生、Orbus Neich、ART等,雅培BVS(Bioresorbable Vessel Scaffold)已經開始進行臨床研究,並取得可喜結果,這種兩年內完全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完全可降解支架,已然成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第四次革命中頗受關注的新進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