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關節外科 主任醫師 呂成昱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及術後康復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是指採用金屬、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據人體關節的形態、構造及功能製成人工關節假體,通過外科技術植入人體內,代替患病關節功能,達到緩解關節疼痛,恢復關節功能的目的。 人工關節置換術是二十世紀最成功的骨科手術之一,它讓無數患有終末期骨關節疾病的病人重新恢復正常的生活。

  一、適應症:

  1、 股骨頸骨折;

  2、股骨頭壞死;

  3、骨性關節炎;

  4、類風溼性關節炎;

  5、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6、強直性脊柱炎;

  7、髖部腫瘤;

  8、其他一些少見的疾病,如:代謝性疾病,關節感染性疾病,創傷性關節炎等。

  二、手術前準備:

  醫生在術前會對病人進行全面的檢查,包括:體格檢查、化驗檢查、各種輔助檢查等,全面評估病人的身體狀況以決定是否病人適合手術,以及制定手術計劃,降低術後發生併發症的機率。

  三、手術情況

  目前,一個優秀的關節外科醫師手術時間約 1 小時左右完成人工關節置換,恢復病人的髖關節功能。

  四、術後康復

  1、功能鍛鍊

  術後第1天 應平臥,6小時內不宜用枕頭。術後當天即可進行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促進下肢血液迴流,減少深部靜脈血栓形成的機會。

  術後第2天 病床可搖升至30°,主動進行踝關節屈伸練習及股四頭肌等長收縮,以保持肌肉張力。

  術後3~4天 病床可搖升至60°,主動進行髖膝關節的屈伸練習和直腿抬高練習,增加靜脈迴流,防止股四頭肌萎縮。注意屈髖應小於70度,下肢不要內收。經拍片複查後,可在陪護下,下地活動。

  術後一週 進行坐位到立位練習,重心移至健側,雙手撐床,保持患腿外展,慢慢將患肢移到地下,再將健肢移到地下,坐於床邊。然後通過雙柺支撐站起,進行行走練習。

  2、具體鍛鍊方法:

  (1)伸髖:A、收緊臀肌,略做臀部抬高動作,保持五分鐘。B、伸直膝,關節向後伸展下肢。

  (2)屈髖:A、臥位,向臀部激動足跟,注意屈髖不大於90度。B、站立,注意屈髖不大於 90 度。

  (3)伸膝:抬起一條腿約 15 釐米,保持5秒鐘,再換一條腿,重複 10 次。

  (4)髖外展:A、臥床保持足趾向上,下肢伸直,向外展開下肢。B、站立時下肢伸直,向外展開下肢,保持5秒鐘,重複10次。

  (5)下床的正確姿勢

  將患肢移近床沿

  將小腿慢慢下降

  儘量不要將體重放在患側

  健側手扶助行器,患側手扶床沿,慢慢站立。

  (6)用柺杖的正確姿勢

  站立先出左拐

  邁右腳

  出右拐

  l邁左腳

  五、預防併發症

  1、預防脫位。術後半年之內特別要強調。

  (1)髖關節屈曲不超過90度: 包括坐起時身體彎曲不超過 90 度(不要坐矮凳,坐便器,沙發等,彎腰時不超過90度。)

  (2)不過度內收患肢: 包括不要翹二郎腿,站立時不要將患肢交叉到對側,側臥睡眠時,兩腿之間必須夾一個厚枕頭。

  (3)不過度外旋患肢:不在床上盤腿坐。

  2、預防靜脈血栓:儘早開始功能鍛鍊是預防靜脈血栓的根本措施。

  3、預防肺部感染:囑病人坐起,鼓勵咳嗽,以防止墜積性肺炎。

  4、行關節置換後,全身任何地方感染都必須積極治療,以防止細菌經血液轉移到關節處引發關節感染。

  六、術後隨訪

  術後 1 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以後每年一次來醫院做一次常規隨訪檢查和 X 線拍片。隨訪的目的在於指導患者進一步的康復訓練,以達到手術的最佳效果。

  請注意,每一位病人都有其自己本身的特殊情況和條件,功能鍛鍊的具體方法應在您的手術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