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的治療方法很多,包括外科手術切除、鐳射治療、區域性注射藥物治療、口服藥物治療、銅針治療、微創介入治療、射頻消融治療、放射(同位素鍶90)治療及冷凍治療。各種治療方法各具有優缺點及一定的適應症,並非像某一些媒體所說的,某一種方法可以治癒所有的血管瘤。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我們發現患者對於血管瘤的治療存在幾大誤區。
誤區一:認知誤區,即患者家屬及部分醫務人員往往把所有可見的面板血管病變都稱之為血管瘤。以往,血管瘤的命名和分類按形態分為毛細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蔓狀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因其概念混亂,不僅對病程瞭解和治療指導幫助不大,有的導致過於積極治療產生醫源性併發症,而有的過於保守,病情發展後病變擴大,錯過早期治療的良機。
例如,按傳統分類,草莓狀血管瘤和葡萄酒色斑(鮮紅斑痣)同屬毛細血管瘤,但前者出生後迅速長大、高出面板,以後大部分能消退,對激素治療有效,適當干預治療控制其快速生長即可;而後者隨身體生長緩慢長大,顏色變為紫紅或增厚,對激素治療無效,不會自然消退,需積極治療。
目前,將先天性面板血管疾患分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兩大類。草莓狀血管瘤是真正的血管瘤,其瘤體經歷快速增長期、退化期和消退完成期,對激素治療有效,大多數可以自然消退;而蔓狀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和葡萄酒色斑(鮮紅斑痣)均屬於血管畸形,其不會自然消退,對激素治療無效。
此分類方法較為科學、合理,有利於臨床診斷和處理,目前被國內外學者廣泛接受,但在國內,仍有不少醫生對血管疾患存在認識上的混亂,造成患者在不同醫院轉來轉去,不知所措。正確的診斷是治療的前提。只有明確了血管病變的型別和發展階段,才能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達到有效治療的目的。
誤區二:觀念誤區,即部分患者家屬認為血管瘤不需要治療。孔子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受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部分患者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均反對治療,認為病變是胎裡帶來的,不能也不需要治療。當病變擴大,已經嚴重影響患者功能與外觀的時候,才來醫院就診。這時,往往已經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所以,當發現幼兒患有面板血管病變時,須儘早去醫院就診,明確診斷,防微杜漸。
誤區三:手術誤區。
一、是怕患兒太小不能耐受手術,
二、是對手術存在本能的恐懼,部分患者家屬不能接受手術治療,而去嘗試鐳射、冷凍、放療等非手術方法。
這樣,反而錯過了血管畸形治療的最佳時機。其實,醫生在選擇治療方式上是非常慎重的。只有範圍較小、病變侷限的早期血管畸形,醫生才首選手術切除;而當血管畸形進入破壞期和失代償期,其範圍往往較大,已經侵犯主要器官,手術的危險性較高,醫生一般不會選擇手術切除。所以,當醫生建議患者家屬手術治療時,該患者家屬應該感到慶幸。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