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別陰虛還是陽虛,主要是根據患者所表現的症狀和體徵等,結合患者的陰津和陽氣虧損情況,中醫講究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因此要從整體出發,辨別陰虛及陽虛情況。
陰虛證,是指體內陰液虧損,而無法牽制陽氣,其滋潤、濡養的作用減退甚或消失,而主要表現為:形體較消瘦,口渴咽乾明顯,兩個面頰常常會泛紅,會感到心煩,盜汗,小便量少,色黃,大便次數減少,較為乾燥,舌質紅,舌幹少津或少苔。
陽虛證,是指體內陽氣虧虛,陽氣的溫養、推動、蒸騰和氣化等功能降低,無法滿足機體的需求,表現為:怕冷,四肢末端寒涼,口淡無味,時有黏膩感,口不渴,喜歡喝熱水,面色蒼白,平時容易精神睏倦,乏力,多身體困重,小便量比較多,且色清,大便次數增多,且多不成形,或如鴨溏便,夾雜未消化食物,舌質較為黯淡,舌體胖大,或者舌邊有齒痕,苔一般為白滑苔。
以上為陰虛和陽虛的的症狀,患者需要在醫生診斷下進行調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