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腹瀉是由於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不足或腸炎導致繼發性乳糖酶缺乏,導致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中的乳糖,從而引起腹瀉,表現為大便多呈泡沫稀水樣,有時含有奶瓣,偶爾呈現綠色,還帶有條狀的透明黏液,氣味有特殊的酸臭味。一般大便次數多,一天3~20次不等。少數寶寶出現嘔吐,嚴重者可出現脫水和酸中毒。母乳性腹瀉可以通過大便還原糖和pH測定確診。
如果患兒精神好,吃奶量充足,體重增長正常,這種情況不需要特殊治療。但是,如果母乳性腹瀉大便次數多,影響寶寶身長和體重等正常增加或增長緩慢,這種情況需要飲食調整治療。治療方法是先用無乳糖配方奶,包括以牛奶為基礎的無乳糖配方奶和以大豆為基礎的配方奶,等待腹瀉停止後,再根據患兒的耐受情況,逐漸增加母乳哺餵次數,改用母乳和無乳糖配方奶混合餵養。
日常生活中哺乳的媽媽也要注意飲食,如果媽媽經常吃多油、高脂肪、刺激性的食物,導致乳汁內所含的成分超過了寶寶的需要,可能會使寶寶發生腹瀉。此外,媽媽應避免進食能引起寶寶過敏的食物。比如寶寶對牛奶、雞蛋、海鮮、小麥等過敏,媽媽吃了這些食物寶寶也會出現腹瀉加重的現象,甚至便血。
但是,如果寶寶是短時間內出現突發性腹瀉,大便次數明顯增多或者含有黏液膿血便,同時,患兒胃口明顯減少、嘔吐頻繁、尿量減少、經常哭鬧、發熱、體重增長不良、溼疹,這是要考慮是其他原因導致的腹瀉,需及時就醫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