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吃粽子是端午節習俗之一,到了端午節,各種各樣的粽子吸引著人們,肉餡、水果餡、果醬餡、棗餡、栗子餡等等琳琅滿目,讓人不知吃哪種才好,也不知道吃多少才夠。其實吃粽子也有很多講究,和日常健康息息相關。那麼如何健康吃粽子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
糯米溫補脾胃
粽子一般由糯米組成,糯米又叫江米,是大米的一種,常被用來包粽子或熬粥。中醫認為,其味甘、性溫,能夠補養人體正氣,吃了後會周身發熱,起到禦寒、滋補的作用,最適合在冬天食用。 糯米的主要功能是溫補脾胃。所以一些脾胃氣虛、常常腹瀉的人吃了,能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此外,它還能夠緩解氣虛所導致的盜汗、妊娠後腰腹墜脹、勞動損傷後氣短乏力等症狀。中醫典籍《本草經疏論》裡對糯米的養生保健作用做了充分的說明,說糯米是“補脾胃、益肺氣之谷。脾胃得利,則中(指人體胃部)自溫,力便亦堅實;溫能養氣,氣順則身自多熱,脾肺虛寒者宜之。”
過食粽子加重腸胃負擔
粽子可以分為素粽、葷粽、甜粽、鹹粽。葷粽和鹹粽的餡料多數是火腿、燒鴨、鹹蛋黃等油脂高鹽分高的食物,吃太多這類粽子自然會增加血液黏稠度,高鹽餡料更會刺激胃黏膜,減少胃酸分泌,加重胃部消化食物的負擔。甜粽的餡料多為豆沙、棗泥之類糖類很高的食物,這一類大量進食後也會對胃造成負擔。
這幾類人應避免或少食粽子
1、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屬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迴圈,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容易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2、老人和兒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產生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3、胃、腸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後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後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
4、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吃時通常還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節制,就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現昏迷、中毒。
搭配蔬菜更利於腸胃健康
吃粽子的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可幫助腸、胃蠕動,而且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腸、胃道消化不良。也可以在食用粽子以後喝一些消食化積的養生茶。此外,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類,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