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小兒外科 主治醫師 張榮鵬

  小兒大網膜囊腫為罕見病,發病率低,臨床表現無特異性,診斷本身困難,由其導致急腹症者更加少見,多在手術時偶然發現,術前誤診率高。我院自2007年3月~2008年10月收治2例以急腹症入院的大網膜囊腫患兒,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男,3歲,因一年內反覆腹痛在外院診斷為“腸痙攣,腸梗阻”三次住院治療,此次因“腹痛、嘔吐2天”入院,查體:腹平坦,臍周壓痛,不固定,無反跳痛,區域性腹肌緊張,但未捫及明顯包塊。初步診斷:腸梗阻。腹痛能自行緩解,非手術治療效果不明顯,行螺旋CT檢查為大網膜囊腫,手術完整切除,痊癒出院。

  女,4歲,既往有一年多的臍周疼痛病史,此次發病無明顯腹部外傷史,因“右下腹疼痛伴發熱2天”入院,查體見:T38.5℃,全腹壓痛伴反跳痛,腹肌緊張,未捫及明顯腫物。初步診斷:急性腹膜炎 化膿性闌尾炎伴穿孔。彩超檢查示:腹腔多個囊性腫物,有分隔。剖腹探查見:大網膜囊腫破裂。

  2 討論

  2.1 臨床特點

  大網膜囊腫可分為真性囊腫和假性囊腫。真性大網膜囊腫好發於小兒,可有淋巴管源性囊腫、腸源性囊腫、間皮性囊腫等組織學型別。其中以淋巴管源性囊腫最多見,多由於大網膜淋巴管阻塞,引起淋巴管網擴大,或由未與血管系統相通的異位淋巴組織發育而來。大網膜囊腫的病因不十分清楚,原始的淋巴組織遺留形成囊壁,囊壁分泌淋巴液並集聚形成囊腫,與正常的淋巴管沒有連通。發病率為住院病人的1/11250[1] 。本病一般多發生於小兒,平均年齡為4.9歲[2]。大網膜囊腫無論單發還是多發,均分佈在血運豐富的大網膜上,囊壁菲薄,張力不大時,囊腫在腹腔中像偽足一樣運動,對消化道不形成壓迫,因而一般無臨床症狀。但在一定條件下,如特殊體位、運動、外傷等,可致急腹症的發生。1964年Oliver首先報道大網膜囊腫有致急腹症的危險,最常見的併發症為扭轉和感染[3]。表現為急腹症者主要是由於大網膜囊腫壓迫區域性腸管、囊腫蒂扭轉、囊內出血、感染、破裂所致。

  2.2臨床表現

  1. 腹部逐漸增大,少數病例可出現腹痛、腸梗阻、發熱和消化不良表現。

  2. 觸診為腹部囊性包塊,邊界較清楚,移動度較大。

  3. 當發生扭轉出血時迅速變大,質地變硬,腹痛劇烈。

  大網膜囊腫大多數病例無臨床症狀,多在放射學和病理學檢查偶然發現,只有在兒童才有經常腹痛表現[4]。在本組病例中,皆有反覆腹痛史,為臍周隱痛,能忍受,能自行緩解。

  2.3診斷與鑑別

  診斷要點:

  1 囊腫大時,可有腹部隱痛,腹脹,沉重感,腹部包塊。2 查體:上腹或中腹部發現活動度大,無痛性包塊,表面光滑,呈囊性。3 X線鋇餐檢查可見腫塊在腸管前方,腸管受壓或移位。4 彩超:多房或單房囊性病變,其內為液性無回聲區。合併感染出血時,可有散在的回聲光點或光團,隨體位變化有漂浮移動。5 CT檢查:囊壁菲薄的巨大低密度包塊為其典型表現,位於前腹部,小腸常被推向一側,易發生出血和扭轉[5]。

  鑑別診斷:

  本病應與腹水、結核性腹膜炎、腸痙攣、闌尾穿孔等鑑別;還應與腹部囊性疾病鑑別,如腸繫膜囊腫、卵巢囊腫、腸重複畸形、假胰腺囊腫等。

  2.4誤診及對策

  因本病缺乏特徵性的症狀和體徵,所以臨床診斷較困難,術前正確診斷率低,故

  充分認識該病特點、囊腫體積大小所產生的症狀、併發症,減少誤診,顯得非常重要。(1)在腹部隱痛的病人,不能看見症狀能緩解,體格檢查沒有陽性體徵就停止進一步檢查。雖說查體能捫及表面光滑的囊性無痛性包塊,但本人認為,大網膜囊腫壁薄質軟,囊液密度與水接近,無張力時,平臥後查體,囊液能快速平鋪與腸管凹陷處,並受腸管蠕動而移動,單憑手感不易查及囊腫的存在。所以必要的輔助檢查對於正確診斷此病尤為重要。(2)在彩超診斷為囊性腫物或者腹水,尤其是巨大型囊腫充滿全腹,超聲波不易測出液平反射波時,有時難與腹水鑑別時,螺旋CT檢查非常必要。CT能精確地觀察囊腫外形、大小、囊內液體密度,與周圍臟器關係及大血管的情況,診斷及鑑別診斷價值高[6]。(3)本病易誤診為結核性腹膜炎,行抗結核治療的也有不少報道[7]。在二者鑑別困難時,切忌盲目穿刺抽液,以免囊腫破裂,導致急性腹膜炎。(4)在懷疑化膿性闌尾炎行剖腹探查術中,如發現闌尾炎症與腹膜炎體徵不相符,應想到大網膜囊腫扭轉的可能;如腹腔積液多,闌尾炎症輕,應想到大網膜囊腫破裂,囊液破入腹腔的可能。

  因此臨床醫生應在掌握常見病、多發病的基礎上,多瞭解罕少見病,增加知識面,開闊視野,仔細查體,選擇合適的輔助檢查,減少誤診。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