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視診
1.注意淺表曲張靜脈的部位及範圍。原發性下肢靜脈曲張,淺靜脈曲張常位於小腿部,曲張成團且凸於面板上,大腿部位很少見。深靜脈血栓形成時,淺靜脈曲張範圍較廣泛,常在髖、股外側和下腹壁、會陰部發現靜脈曲張,而小腿曲張較輕。這種曲張不凸於面板。
2.注意患肢面板顏色改變:靜脈曲張或慢性靜脈迴流障礙時,由於紅細胞外滲破壞而致色素沉著,色素沉著區從小腿下段內側開始,嚴重時則呈襪套式。
3.腫脹及水腫:淺靜脈曲張其水腫部位,常限局於該段靜脈的引流區。如髂股靜脈阻塞,其腫脹及水腫可達大腿根部。股靜脈阻塞是,其腫脹及水腫至膝上。N靜脈阻塞則水腫至踝部。
4.面板及皮下組織增厚:這是由於長期水腫刺激而引起的纖維組織增生,加上色素沉著,致該段面板呈象皮樣。
5.皮炎及溼疹。
6.慢性潰瘍:典型靜脈曲張性潰瘍,常發生於小腿中下交界處的內側面。
7.火焰徵:是靜脈曲張性潰瘍的預兆。從內踝(有時外踝)起,發出很多小靜脈向足跟擴充套件,在足跟的厚皮中消失,稱“火焰徵”。
二、觸診
1.有無血栓性淺靜脈炎。
2.靜脈有無硬化條索或曲張團塊內有無硬化的結節。
3.沿深層靜脈走行有無壓痛。
4.深層靜脈阻塞所致腫脹,使軟組織張力增高。
5.淺靜脈的張力在深靜脈阻塞時也增高。
三、淺層靜脈功能檢查
1.咳嗽衝擊試驗:此試驗若呈陽性,提示大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置手指於大腿根部大隱靜脈開口的下方,使中指正壓著大隱靜脈,如看不到大隱靜脈,則把手指放在它應該在的部位,讓病人咳嗽,如大隱靜脈與股靜脈連線處的瓣膜功能不全,此時手指即能感到咳嗽的衝擊。
2.叩擊試驗(Chevrier徵):目的是檢查大隱靜脈諸瓣膜的功能。方法:檢查者以手的食指放於大隱靜脈遠端,另一手的食指為叩診指,當叩擊大隱靜脈近端,如瓣膜關閉不全,觸診指即可感到有傳導衝擊感,如無衝擊感則瓣膜功能良好。
3.Trendelenburg試驗:用於測定大隱靜脈及交通靜脈瓣膜的功能,方法:病人平臥位,下肢抬高,待曲張靜脈空虛後,用止血帶扎住大腿上1/3處,壓迫大隱靜脈,保持深靜脈通暢,然後囑病人站立,在1~2分鐘內大隱靜脈仍保持空虛,而後慢慢充盈,鬆開止血帶時,靜脈自上而下迅速充盈,說明為單純性股隱靜脈交界處瓣膜功能不全。亦稱Trendelenburg試驗單陽性。如在未放鬆止血帶前30秒鐘內,止血帶下方靜脈迅速充盈,則說明其下方有一個或多個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又稱Trendelenburg試驗雙陽性。小隱靜脈亦可用此法檢查,只是止血帶應在N窩下方。
4.
Pratt試驗:用於測定交通靜脈瓣膜功能。病人仰臥,抬高患肢,排空靜脈,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帶,先從足趾向上至N窩部纏第一根彈力繃帶,再自止血帶處向下扎第二根繃帶,病人站立,一邊向下解第一根繃帶,一邊向下繼續纏第二根繃帶,如果在兩根繃帶之間出現曲張靜脈,說明該處有功能不全的交通靜脈。
四、深靜脈功能檢查
1.Perthes試驗:用於測定深靜脈迴流狀態。方法:病人站立,帶曲張靜脈充盈後,在大腿上1/3處用止血帶阻斷淺靜脈迴流,囑病人用力踢腿或做下蹲動作20~30次,觀察自我感覺,深靜脈瓣膜功能正常時輕鬆自如,阻塞時不能堅持踢完且脹痛難受;檢查靜脈,若原充盈靜脈凹陷或明顯減輕,表示深靜脈通暢,稱Perthes試驗陰性。反之若充盈加重,病人感小腿痠脹疼痛,說明深靜脈阻塞,稱Perthes試驗陽性。
2.Homans徵:為急性小腿深靜脈血栓性靜脈炎的體徵。患者平臥,檢查者將患足背屈,如患者感到腓腸肌疼痛是為陽性,這是因為腓腸肌過伸時刺激深層靜脈,而產生疼痛,但應注意鑑別因腓腸肌本身的疾病,如損傷及炎症等引起的假陽性。
3.腓腸肌壓痛:亦為小腿深靜脈或肌肉靜脈叢的血栓性靜脈炎的體徵,但亦應注意除外腓腸肌本身的疾病亦可造成壓痛。一般說來,肌肉疼痛在腓腸肌部的左右方向壓痛明顯,深靜脈血栓的疼痛在前後位壓迫時疼痛增加,所謂的Luke’s
sign。
4.Lowen burg’s
test:用以客觀評價腓腸肌部位的疼痛,使用測定血壓的袖帶,加壓脛骨部,觀察出現疼痛時壓力的左右差,患側比健側低20~30mmHg時為陽性。
五、測量:
1.雙下肢肢圍:測量雙側髕骨上緣以上20cm和髕骨下緣下10cm患肢周長。比較雙側下肢同一部位的周徑之差大於1cm以上有臨床意義。增粗見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動靜脈瘻;減小見於動脈缺血性疾患。
2.下肢長度:將兩下肢置於完全對稱的位置,測量髂前上棘至同側內踝尖端的距離。先天性動靜瘻患者患肢增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