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長以為,抑鬱症只是現代社會中大人們易患的疾病,自己的孩子還是個學生,怎麼也得了這種病呢?其實抑鬱症不分年長年幼,這些年更趨向低齡化,在大、中、小學生中都較為多見,而且又各有特徵,與非病理情緒行為具有相似性,往往令人難以分辨。家長、老師及非專業人員,如果發現孩子有下列情況,並持續了一定時間(3個月以上),腦子裡就該多一個問號:他們是否患了抑鬱症?
一、兒童抑鬱症:主要見於小學生,年齡範圍在7~12歲之間。
誘發因素有:在學校受到某些小挫折和委屈,聽見父母吵架,有的女生髮病在月經初潮階段。
特殊表現:
1、情緒悲傷:變得經常哭泣,產生一些奇怪的念頭,如“媽媽不要我了”,“老師不喜歡我了”,“沒選上班幹部”,“沒得到小紅花”,“我以前做過某某錯事”等,有時會突然說出“活著有什麼意思,死了算了”這種不著邊際、令人費解的話來。
2、行為退縮:較長時間不去上學,對學校有種說不清理由的迴避。無論家長怎樣做工作,孩子就是舉步維艱。有的孩子也為耽誤了課程著急,答應明天一定去上學,但到時還是不能去。
3、抑鬱軀體化:孩子變得體弱多病,經常訴說頭痛、胸悶、腹痛,不願進食等,做檢查沒發現什麼問題,按軀體疾病治療或吃些補養品也不管用。
二、少年抑鬱症:見於初中學生,年齡範圍在12~16歲之間。
誘發因素有:自尊心受挫,家庭教育方式不良,父母離異,痴迷上網等。
特殊表現:
1、過分自責:當一兩次考試成績下降,別人超過自己時,就持續鬱鬱寡歡,腦子鑽進“自己很差,以後周圍的人會瞧不起我”的牛角尖中,任憑家人怎樣勸說,始終不能從痛苦中擺脫出來。
2、情緒偏激:經常發脾氣,見什麼都煩。吃喝拉撒睡等生活節奏變得緩慢和雜亂無章,無論家長指出的對否,總是以對抗的姿態加以反駁。
3、心理閉鎖:變得孤僻,無言無語,一回到家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不與家人談話交流,其內心想些什麼,為何這樣,說也說不清楚。
4、節食減肥:開始注意自己的身體,原本體重正常卻偏要減肥,每日三餐小心謹慎,斤斤計較,當減得面黃肌瘦、無法學習時也不思悔改,抑鬱與厭食形成惡性迴圈。
三、青年抑鬱症:高中生和大學生中來診較多,年齡範圍在17~23歲之間。
高中生抑鬱症的誘發因素有:高度緊張的學習氣氛,睡眠不足,單調枯燥的生活方式等。
特殊表現:
1、學習障礙: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腦子老走神,有時一片空白。平時會的知識,有時覺得什麼都不會了,大考成績比平時測驗差得多,隨著情緒越來越悲觀,學習成績滑落越大。
2、過分猜疑:腦子裡經常想著同學在模仿自己,背地在議論或謾罵自己,他們的舉動是在向自己挑釁等。認為自己的眼神不正常,不敢抬頭見人,說話低聲下氣,甚至認為自己或家人被監控。
3、軀體感覺異常:把正常的生理狀態當成病態,每天大部分精力用在想“病”的嚴重性上。如反覆說自己鼻子呼吸有聲音,嗓子裡有東西,肚子老是跳,腳脖子凸出一塊。到醫院反覆檢查,無論醫生怎樣解釋,他們堅持己見,含淚不停訴說這些痛苦。
四、大學生抑鬱症的主要誘發因素有:大學環境不適應,人際關係矛盾,家庭貧困,失戀等。
特殊表現:
1、精神萎靡:到大學後感到與想像的不一致,認為所學的東西將來也沒什麼用。一個人整天沉默不語,獨來獨往,集體活動不沾邊,經常回宿舍躺在床上似睡非睡。害怕考試不過關,出現一門或幾門課程不及格。
2、休學退學:休退學理由反常,說不清楚為什麼,反正不想念了。
3、自殺行為:大學生抑鬱症自殺率較高,事先不易被發現。自殺方式以跳樓居多,其次是服安眠藥、割腕。自殺不成功者經救助後仍有反覆自殺意念或行為。
此外,兒童及青少年抑鬱症還有這樣的特點:其一,有的學生髮病有原因,有的學生並沒有,當消除了誘發因素,他們的病情並不能隨之好轉。其二,學生抑鬱症易與強迫、焦慮、厭食症共病,也可有精神病性症狀,但主要臨床症狀是抑鬱,抗抑鬱治療會同時治癒其他併發症。其三,學生抑鬱症大都被家長和老師誤認為思想品德問題,長期反覆做思想工作不見效,病情反而加重。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