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
新學年開學不久,性格開朗、活潑大方的丹丹變的喜怒無常,在家動不動就不高興,每隔3-4天就要哭鬧一次,家人也無法哄勸,有時也找藉口不想去上學。剛開始,父母把12歲女兒的這種性情改變歸於青春期的逆反心理,認為一向好強的女兒這種改變只不過是一種成長的必然,很快就會好起來的。哪知道,一切並沒有像父母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丹丹整天愁眉苦臉,動不動就眼淚汪汪,對什麼都沒有興趣,並逐漸出現睡眠不好,食慾不振,也無法與同學處理好人際關係,白天上課沒精神、聽課像聽“天書”, 對自己、對前途失去信心,學習成績下降,常自責自己“真沒用,什麼都做不好”,還不時冒出“活著真沒有意思”之類的話,曾悄悄用小刀劃過自己的手腕,想一死了之,但又覺得對不起父母。
看到孩子的情緒每況愈下,焦急的父母趕緊帶著她來心理門診求助。經過我的詳細檢查,並根據丹丹的臨床表現及心理測試,她患上了抑鬱症。
【分析】
在許多人的眼裡,兒童青少年正處於純真活潑、無憂無慮的美好花季,很難將孩子與抑鬱症這個病聯絡在一起。事實上,抑鬱症已經成了兒童青少年常見的精神問題。有研究表明,我國目前約有20%的兒童出現抑鬱症狀,其中4%為臨床抑鬱,即需要接受臨床治療的重症抑鬱。
抑鬱症在西方被稱為“心靈感冒”,它像傷風感冒一樣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發病率極其普遍。但在不少人的心目中,抑鬱症根本不是一種病,僅僅被認為是心情不好,而事實上,抑鬱症與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病、消化性潰瘍等一樣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據有關資料顯示,在二十一世紀,抑鬱症已成為全球疾病中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二殺手。在我國的自殺和自殺未遂的人群中抑鬱症患者佔了50%-70%,15%的抑鬱症病人最終是自殺死亡的,在兒童青少年當中,自殺仍是導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僅次於意外。
眼下的獨生子女一代,早已揹負了太多超過他們年齡的壓力,學習成績、人際關係矛盾、父母的高要求、競爭的壓力……有關資料顯示,學齡前兒童發病率約0.3%,小學兒童約為2%,青少年約為5%~10%,抑鬱症發病率隨年齡而增加。在我國,許多人甚至小學生都知道身體感冒的多種症狀,但瞭解“心靈感冒”症狀的人卻少之又少。
患有抑鬱症的孩子常為自己的情緒感到困惑,是以情緒抑鬱為核心症狀,他們無法準確地描述出自己真實的感受,於是出現情緒低落、興趣下降、可能抱怨自己軀體的不適、誇大自己的恐懼、覺得煩悶、缺乏精力,甚至談論死亡。典型的抑鬱症有節律性特徵,表現為晝重夜輕的變化規律。兒童青少年抑鬱症的臨床基本特徵為:
①情感障礙:表現為情緒低沉,不愉快,悲傷,哭泣,自我評估過低,不願上學,對日常活動喪失興趣,什麼都不想做,自暴自棄,無用感,想死或企圖自殺。也有表現為敏感,易激惹,好發脾氣,違拗,不安,厭煩,孤立,憤怒,無故離家出走等。
②精神運動遲滯:表現為行動遲緩,活動減少,行為退縮。嚴重者可呈類木僵狀態,不語不動。
③思維、言語障礙:思維遲鈍,低聲細語,言語減少,語速緩慢,自責自卑。年齡大的兒童可有罪惡妄想。
④軀體症狀:常訴各種各樣的軀體不適,如頭痛、頭昏、疲乏無力、胸悶氣促、食慾減退、睡眠障礙等。
⑤行為障礙:兒童青少年抑鬱症可能以行為障礙為突出症狀,如不聽從管教、對抗、衝動、活動過度、攻擊行為或其他違紀不良行為等表現。
兒童青少年抑鬱症不僅會嚴重阻礙孩子的健康人格、性情、觀念和思維方式的形成和發展,還將對孩子成年後產生影響。因此,當家長髮現孩子暴躁、易怒、毫無理由地出現情緒波動,總是無精打采,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連平常最喜歡的事都懶得做,還時有心慌、胸悶、胃痛,更加嗜睡,吃不下飯,整日感到很疲乏,在學校的表現變得越來越糟,抱怨生活太累或太無聊,覺得活著沒有意思……這些都可能是內動力不足,是抑鬱的核心症狀,如果持續時間有兩週以上,而且由於症狀的存已經影響了一個人的正常生活和學習,很容易導致自殺,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應警惕抑鬱症,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到精神科或心理科諮詢一下,以便及早發現、及早診斷和干預治療,以有效地幫助孩子擺脫“心靈感冒”的陰影, 降低自殺風險和減少功能損害,促進健康成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