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病泛指腦部血管的各種疾病,包括腦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狹窄、閉塞、腦動脈炎、腦動脈損傷、腦動脈瘤、顱內血管畸形、腦動靜脈瘻等,其共同特點是引起腦組織的缺血或出血性意外,導致患者的殘廢或死亡,發病率佔神經系統總住院病例的1/4~1/2。
誤區之一:中風不能預防
實際上中風是完全能夠預防的,只要合理飲食,注意降低血壓,採取多種有利身體健康的活動,預防中風是可以的。近來中風發病率下降的事實也充分說明中風是能夠預防的。毫無疑問中風病人死亡率下降與近來重視中風的預防有關。人們已越來越懂得如何去減少或消除中風的危險因素,如積極治療高血壓,防止肥胖,減少膽固醇食物的攝取,以及禁止抽菸等。控制和去除危險因素肯定能夠預防腦血管病的發生。
誤區之二:中青年人不必擔心發生腦中風
在人們的印象中,腦血管病與老年人密切相關,而中青年不必為此擔心。此種認識是極其荒誕的。如果中青年人有嚴重的高血壓病,照樣會發生腦中風。在我們的臨床實踐中,中青年時期如果不注意預防,同樣會發生腦中風。據臨床資料表明,絕大部分中風病人是在60歲以前發病。近年來腦血管病的發病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發病年齡越來越小,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2003年我國由BNC腦血管病協作組全國38家醫院調查資料分析,18至45歲腦卒中佔全部腦卒中病例的9.77%,其中缺血性卒中佔63.6%。最普遍的原因是早期動脈硬化,最常見的危險因素有高血壓、高脂血症、吸菸、腦卒中家族史。因此,中青年人切不可掉以輕心、麻痺大意。
誤區之三:中風預測
腦血管病既然是一種如此可怕的疾病,人們就有理由想象是否能有一種方法可以預測或預報一個人是否會發生腦血管病。在我們國家,前些年生產了各種各樣的中風預報儀。但人們很快發現一些被預報儀判定為“安全”的人,不久發生了偏癱;另一些正常的人被冠以“危險”的帽子,惶惶然不可終日。那麼腦血管病能夠預報麼?
1990年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在洛陽召開,與會專家一致同意,應該廢棄當時流行的中風預報儀。當時流行的中風預報主要使用兩種手段,一種是化驗血液流變學,把資料輸入計算機,得出結論。另一種是根據指脈儀或微迴圈測定進行預報。發明這種儀器的人中並沒真正的腦血管病專家,這些儀器的原理過分強調了摘血管病危險因素的片面,而且並非主要的危險因素,因此誤人歧途。儘管不能用現有的技術對腦血管病做出短期預報,但是可以根據危險因素知識做出長期預測。這種預測並非完全知道一個人一定會患或一定不會患腦血管病,它可以告訴你10年內患腦血管病的機率,當危險因素被控制和治療後,這種危險的機率會隨之下降。
誤區之四:中風病人不可能完全恢復
這種認識是錯誤的,事實上只有15%的中風病人出現嚴重傷殘,這些病人可能會永久性地失去說話能力或者偏癱、臥床。每年發生中風的病人中,約2/3能夠存活下來,有1/3的病人可以恢復到接近發病之前的正常水平。在中風病人中,大約有半數的病人在經急性治療後仍有說話障礙和部分偏癱,但許多病人堅持適當治療仍能有所恢復。得了中風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心,積極治療。
誤區之五:一個人得了中風不會再發生中風
這是不對的,得過一次中風的病人再發生第二次中風的機會很大。對於腦梗塞來說,如果得病之後不注意預防,那麼5年內發生第二次腦血管病的機會是1/3。但是對於大多數病人來說,通過服藥和改變生活方式可以防止中風再發生。
誤區之六:定期輸一些疏通血管的藥物可以預防腦血管病
很多門診病人要求定期輸疏通血管的藥物,如丹蔘、血塞通、脈絡寧等,認為這樣可以高枕無憂地預防腦血管病。事實上這是沒有道理的,腦血管病的發病因素很多,預防要依靠綜合方法,單靠一兩種藥物絕對不能預防腦血管病,且這種治療又是間斷使用,目前尚沒有這樣的靈丹妙藥。
誤區之七:患腦血管病後血壓升高一定要降血壓
經常有很多病人就診時告訴我們,當地的醫生已經給我治療過了,服用了某某降壓藥等。這是非常不利的。因為中風病人許多人血壓升高是由於應激或其他原因,在不超過腦血管病指南的血壓升高的標準時應用降壓藥物反而有害。
誤區之八:運動癱瘓病人的不規範鍛鍊
在醫院、社群、家庭裡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有偏癱的中風患者,用患側上肢做屈曲牽拉力量訓練,甚至下肢癱瘓的用繩子提起強行走動,這些都是非常有害的鍛鍊方法。這樣的鍛鍊強化了病理運動模式,容易導致功能障礙的加重,不利於病情的恢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