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全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目前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仍然是冠狀動脈造影或冠脈內超聲,但因其為有創具一定風險,費用大,且需在有一定技術水平的大醫院檢查而不能普及。故在基層醫院一般據臨床表現、發病年齡、心電圖、心臟彩超擬測性診斷,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都不高,近年嶄露頭角的核醫學心肌灌注掃描對診斷冠心病是一大進展,但也有許多不同的聲音,認為其敏感性過高而特異性不強抱有懷疑態度。最近有人通過頸動脈超聲檢查與冠狀動脈造影對照發現頸動脈斑塊對冠心病診斷的特異度為85.71%、敏感度為75.75%、準確度為77.50%、陽性預測值為96.15%、陰性預測值為42.87%、假陽性率為14.29%、假陰性率為24.24%。為冠心病的診斷提供了一個好的新視窗。
研究指出,冠心病的基礎病變是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進展,特別是易損斑塊的破裂導致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是急性冠心病事件(急性冠脈綜合徵、冠心病猝死)的主要原因。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全身性病變,主要累及迴圈系統的大、中、小型動脈,可同時累及冠狀動脈、頸動脈及腦動脈、腎動脈、腸繫膜動脈等其他動脈。在解剖結構上,頸動脈與冠狀動脈有相似的特點,二者均為平滑肌動脈,且在動脈硬化發病機制上是一致的。大量國內外臨床及流行病學資料證實頸動脈和冠狀動脈硬化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作者應用頸動脈超聲檢查,顯示頸動脈粥樣斑塊與冠心病有很高的相關性。頸動脈粥樣斑塊對冠心病診斷的特異度、敏感度、準確度與國內外研究報道相近。
冠脈事件往往發生於既往無任何臨床病史者,有1/3以上的冠脈事件發生在無胸痛病史者,更值得注意的是,僅有不到1/6的冠脈事件發生在冠脈狹窄程度≥70%者,絕大多數事件發生在無血流動力學意義的病變,因此在具備病理意義前識別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並進行早期干預具有重要意義。頸動脈解剖位置淺表,易於尋找和固定,頸動脈彩超具有無創、安全、廉價和可重複等優點,患者易於接受,基層易於普及。將超聲探頭直接置於頸動脈,能較好地分辨血管壁和血管腔,不僅能準確地測量血管壁厚度即內膜――中膜厚度,還能識別某些動脈粥樣硬化特徵。近年來,臨床研究證實了冠狀動脈與頸動脈在動脈粥樣硬化程度上密切相關,測量頸動脈粥樣斑塊似可成為檢測冠脈粥樣硬化較為可靠的替代方法,並可作為預測冠心病的獨立因素。國外的研究也提出,頸動脈斑塊的出現和冠狀動脈硬化導致冠脈病變數目之間有肯定的關係,因而認為頸動脈斑塊的出現可作為預測冠心病的因素。
頸動脈斑塊是冠心病的等危症,早期檢測、早期診斷、早期防治,頸動脈彩超與金三角方案相得益彰,有宜於心腦卒中防患於未然,消滅在萌芽狀態!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