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女人生完孩子之後,給寶寶哺乳本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然而如今社會,各種奇奇怪怪的觀念動搖了一些新晉媽媽的想法。
有的寶媽擔心給寶寶餵奶會使身材走形,有的則是因為工作、壓力等其他原因,不願意給自己的寶寶哺乳。
乳房的功能首先是哺育生命,然後才是其他。那些廣告裡的配方奶粉和各種動物乳,聲稱含有各種寶寶必須的營養成分,但到底也不是親媽的。
餵奶對媽媽來說是不應逃避的責任,哺育生命是乳房的天職,不完成任務可是要出事的。什麼?你不相信?
科學研究證明,母乳不僅可以給寶寶提供營養,同時哺乳對寶媽也是有極大好處的,哺乳是一件雙贏的事。寶媽給寶寶哺乳,寶寶吃飽喝足身體棒棒,同時也在給寶媽築起一張天然的疾病防護網,可以趕走各種疾病。
1、趕走乳腺癌
談到這個病,能把女同胞們嚇走半個魂。美國研究指出,給寶寶哺乳會減少 10% 的乳腺癌發生機率,哺乳每年預計可以減少 5 000 例乳腺癌的發生,其中,減少患最惡性的乳腺癌(三陰性乳腺癌)的機率達 20%。
懷孕和哺乳是乳腺發育成熟的重要環節,哺乳可以使乳腺導管細胞發生變化,增強乳腺的抗癌能力。
在沒生育之前,可以說乳腺是不成熟的,也沒有產乳的功能。直到懷孕生育、給寶寶哺乳後才使乳房真正長大成熟,且驕傲地完成她的使命――日夜不停地產乳。
2、趕走卵巢癌
開篇就列舉了兩個大魔鬼,著實有點嚇人。但一項大型研究顯示,給寶寶哺乳的寶媽可以減少 30% 患卵巢癌的機率,而哺乳期達 8 到 10 個月的寶媽的患病風險降低得更加明顯。
3、趕走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見的乳腺疾病,雖然輕度的乳腺增生不會造成生命危險,但也會給生活質量帶來不小的困擾。而生育和哺乳就可以對乳腺增生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這是不是很吸引人?
研究證明,給寶寶哺乳的時間達到 6 個月或以上的,乳腺增生的發生明顯減少。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產後寶媽給寶寶哺乳,使產後月經復潮(產後第一次來月經)延遲,從而推遲排卵,減少了性激素對乳腺的刺激,使乳腺細胞有充足的「二次發育」成熟的時間。
4、趕走子宮內膜異位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什麼?簡單地說就是,子宮內膜長在不應該長的地方(「亂跑」到子宮之外),可導致痛經、不孕及性生活不適等,對生活造成的困擾比較大。
研究發現,哺乳對子宮內膜異位症有一定的預防作用,這可能是因為哺乳期間寶媽體內性激素水平比較低,不利於異位的子宮內膜生長。
因此,提倡寶媽給寶寶哺乳至少 6 個月,使月經復潮延遲,延緩性激素水平的恢復。沒了雌激素的刺激,「亂跑」的子宮內膜就會自行萎縮,間接起到了預防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作用。
5、趕走糖尿病
美國科學家發現,沒有哺乳或者哺乳期不到 1 個月的媽媽更容易患糖尿病,而那些至少哺乳 1 到 3 個月的寶媽可以減少 50% 患糖尿病的機率。
哺乳可以提高寶媽體內糖和脂肪的新陳代謝,消耗掉懷孕期間堆積的脂肪。同時,哺乳產婦對胰島素的需求也減少了(胰島素負責降低血糖),因而生產胰島素的胰島 β 細胞可以得到更多休息,使功能得到恢復。
尤其是對於妊娠期糖尿病的寶媽,她們生育之後發展成糖尿病的風險更高,而哺乳可以使風險減少一半。
6、趕走心血管疾病
科學家發現,沒有給寶寶哺乳的媽媽與給寶寶哺乳 3 個月或以上的寶媽相比,肚子上的脂肪多了 28%,腰圍寬多了 6.5 cm,顯示出典型的腹部肥胖(大肚腩)。而腹部肥胖是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發病的高危因素。
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哺乳每年預計可以減少 14 000 例心臟病的發生。
7、趕走類風溼關節炎
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與自身免疫性有關的關節炎性疾病,在成年人中的發病率約為 0.5%~1%,而且在女性群體中更容易發生。
最近,東南大學發表的一個大型研究證明,哺乳可以減少類風溼關節炎的發生,這是因為哺乳可以使體內的某些激素增加,而這些激素有抗炎症作用,能起到保護作用。
8、趕走產後抑鬱
生娃之後焦慮、失眠、心情不好、無精打采……總之就是不開心、不快樂?注意了,如果是這樣那你很可能患上產後抑鬱了,嚴重的甚至會自殺或傷害寶寶。
歐美科學家曾用愛丁堡產後抑鬱量表對 145 位媽媽進行測試,發現給寶寶哺乳 3 個月或以上的寶媽,產後抑鬱的症狀明顯減少,證實哺乳可以減少產後抑鬱的發生。
這是因為,給寶寶哺乳對寶媽的精神健康起了保護作用,可以減少那些與抑鬱相關的激素分泌和不快樂的情緒。同時,給寶寶哺乳的過程中,可以增進寶寶和寶媽之間的互動交流,寶媽在哺乳的過程中可以和自己的寶貝進行親密的行為互動,感受寶貝成長的每一個珍貴瞬間,使得心情愉悅。此外,寶寶吃得好了,心情好,睡眠也好,寶寶不鬧,寶媽心情、睡眠自然就跟著好了。
總之,乳房的美,絕不僅僅在於她的外表,更重要的是她具有哺育生命的內涵,母乳餵養的好處也絕不僅僅是以上列舉的這些。所以,別再為放棄母乳餵養找理由啦,寶爸掙奶粉錢也可以輕鬆點兒啊。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