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性暈厥又稱小便猝倒,主要是由於血管舒張和收縮障礙造成低血壓,引起大腦一時供血不足所致。
一、分析
1、因體位突然變換或排尿時用力過大。
2、膀胱突然排空,腹內壓驟然降低。
3、反射性引起血壓下降,大腦暫時缺血。
4、植物神經失調,老年人多見。
二、特徵
1、多在排尿中或末尾發生,發病前有頭暈、眼花、無力等。
2、意識突然喪失1~2分鐘,並同時暈倒,易發生外傷。自然甦醒者不留後遺症。
三、急救
1、預防為主,有此病史者應有人扶持。
2、如有頭暈眼花時,就地平躺,頭放低。
3、保暖,防感冒、凍傷。
4、心動過緩時,皮下注射阿托品。
四、預防
1、平時到醫院細查原因,並治療。
2、睡眠中起床排尿時,動作要緩慢,不要突然起立。
3、排尿時不要過急過快,更不要有力過大。最好蹲位或用便器側臥位排尿,可防摔碰傷。
4、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可口服谷維素10~20mg/次,3次/日,連服數日。
臨床表現
該病多發生於16―45歲的男性,偶爾也可見於老年人。患者常在清晨、夜間或午睡後起床排尿時因意識短暫喪失而突然暈倒。多數患者在發病前可有頭暈、噁心、心慌等不適感,但也有一些人在暈倒前並無任何不適的先兆。
此種暈厥一般發生在排尿的終末期,也可發生在排尿前。暈厥持續的時間,少則數秒鐘,多則半小時。該病雖有反覆發作的傾向,但不同患者的發病頻率有所不同,有的人在一個月中發作數次,有的人則在一年中僅發作1~2次。經臨床觀察發現,該病的誘發因素主要是飲酒、睡眠不足、過度疲勞、飲食減少及體位改變等。
病理闡述
至於排尿性暈厥究竟是如何引起的,目前尚無統一的結論。但絕大多數專家認為該病的發生主要是由於血管舒張和收縮障礙造成低血壓,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心律失常、血壓波動,以及排尿時過度屏氣而使胸腔的壓力增高等有關,引起大腦一時性供血不足所致。正是這些因素影響了患者心臟的排血量,使患者腦部缺血而發生暈厥。 暈厥發生後兩分鐘左右病人可自行甦醒,不會留下後遺症。
預防治療
雖然排尿性暈厥的預後良好,且多數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自行停止發病。但由於發病時患者會突然暈倒,容易造成外傷,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所以,對患者來說,如何防止暈厥的發生是十分重要的。臨床實踐證明,防治此病的有效措施主要有:
①患者起床排尿時應先取坐位,然後再緩慢地站立。排尿時要做深呼吸動作(防止過度屏氣)。
②不要憋尿,有尿意時就要儘快排尿。暈厥發作頻繁的男性,可採取蹲式或坐式小便。
③要積極地治療神經衰弱、肺結核以及胃十二指腸潰瘍等各種慢性疾病。
④要多參加體育活動,增強體質。
⑤要避免酗酒和過度勞累。
⑥患者在此病頻繁發作期間可口服阿托品或654―2。
⑦患者出現暈厥後,應立即讓其平臥,然後用手指壓迫患者的人中、內關及足三裡等穴位,以使其儘快甦醒。需要注意的是,若懷疑患者有顱腦外傷或腦出血時,應迅速將其送往醫院診治,防止發生意外。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