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就像一隻梨子一樣,倒掛在陰道上,由平滑肌組成,所以子宮上長了瘤子,叫子宮肌瘤。子宮壁分為3層,外層叫漿膜層,中間叫肌層,最裡面的叫黏膜層。所有的子宮肌瘤長在肌層裡,向子宮表面生長的為漿膜下肌瘤,向子宮內生長為黏膜下肌瘤,在中間長的為肌壁間肌瘤,其中以肌壁間肌瘤最常見,約佔子宮肌瘤的60%~70%,其次是漿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
門診上經常遇到拿著體檢單的女性,多是平時沒有症狀,例行體檢時發現了子宮肌瘤,問要不要治療。諮詢者常以為子宮肌瘤的多少、大小是治療與否的關鍵,其實,這是片面的,是否治療,要看子宮肌瘤長的位置和肌瘤是否引起了症狀。如果有症狀,即使很小,小到直徑1釐米的粘膜下肌瘤也要治療;如果沒有症狀,肌瘤小,即使肌瘤很多,也可以觀察。
子宮肌瘤的症狀有哪些?
不同位置的子宮肌瘤,症狀不一樣。
黏膜下肌瘤或肌壁間內突子宮肌瘤,這兩種肌瘤向子宮腔內生長或突出於宮腔,改變宮腔形狀,會增加子宮內膜的面積,月經的原因主要是子宮內膜脫落出血,所以,一旦有黏膜下子宮肌瘤,就會出現月經量大,經期長的現象,正常人一天換一兩次衛生巾,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則需要很多次;正常人經期不超過七天,她則需要是10余天或更長,時間長造成繼發貧血。
長在子宮中間的肌壁間肌瘤。它既不向外生長,又不向宮腔生長,若肌瘤小多無症狀。
向外生長的漿膜下肌瘤。說漿膜肌瘤之前,先說說子宮的位置,它前面的鄰居是膀胱,後面的鄰居是直腸,兩邊是輸尿管,所以,如果肌瘤長在子宮前壁,大到一定程度,就會壓迫膀胱,導致患者尿頻,正常人起夜一次或不起夜,她要起夜三四次;如果肌瘤長在後壁,大到一定程度就會壓迫到直腸,會經常有便意,總想大便;肌瘤長在兩側,壓迫到輸尿管,尿液排洩就會不順暢,該排出的尿排不出來,積聚在腎臟,會出現腰痛症狀。
有幾種情況還可引起疼痛:
1、肌瘤在妊娠期或產褥期紅色樣變,可發生急性下腹疼痛,伴嘔吐、發熱及腫瘤區域性壓痛;
2、漿膜下肌瘤蒂扭轉時;
3、粘膜下肌瘤由宮腔向外排出時可引起腹痛。肌瘤還會引起不孕或流產。
子宮肌瘤位置不同,症狀也不同,如果有症狀,並確認症狀與子宮肌瘤有關,可做手術,根據病人的年齡、有無生育要求等具體情況,行肌瘤剔除或子宮切除。手術多為微創手術,醫生會根據肌瘤的位置不同,選擇腹腔鏡或宮腔鏡等微創手術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