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慮障礙又叫社交恐怖症,是一種過分的境遇性害怕,即個體在公開表演場合或社交場合下擔心被人審視,或害怕自己可能會出醜或舉止窘迫,與其他恐怖症患者一樣,社交焦慮症患者在社交場合下常會產生害怕反應,結果導致患者對這些場合的迴避,或者在這些場合下感到極度的緊張和不適,曾有學者預言它將是21世紀的最常見的心理障礙之一。美國最具權威的普查報道,社交焦慮障礙終生患病率約為14%,女性多於男性,約80%以上患者發病於25歲之前。有2/3病人是獨身,或離婚和喪偶。
形成因素
對於社交焦慮障礙的成因,研究較多的集中於發育因素、人格因素及學習因素三方面。發育因素強調患者在童年期往往缺乏父母感情上的關心和受到父母過多的控制(如過多保護),在對童年感知上和與父母相處關係上,他們感到他們的父母親對社交比較迴避、隔離、以及過分關注他人的看法。人格因素較多見的是迴避性人格和強迫性人格特質,約佔88%左右。童年期分離性焦慮亦與成年期的社交焦慮有關,有研究提出,社交焦慮障礙最初可能是在童年早期產生,並受家庭影響,往往表現為在陌生環境下行為的全面抑制。學習因素理論認為對社交的過渡焦慮是學習而來的,首先患者存在特殊的認知模式和偏見―即把事件看成是危險的和超出了個人的應對能力,這樣這種威脅和危險可誘發病人產生情感、生理和行為表現上的一系列反應。關於生物學因素尚沒有確切的定論,但SSRIs藥物能改善患者的焦慮症狀則提示患者可能存在5-HT、NE等神經遞質的紊亂。
臨床識別
在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是害怕在眾人面前講話;害怕與陌生人交談或與人結識;害怕在公共場合吃東西;伴發一系列生理反應如心悸、發抖、出汗、肌肉緊張、胃部下墜、喉嚨發乾、忽冷忽熱、頭痛或頭部壓迫感。
治療與預防
社交焦慮障礙是一種心理疾病,如不及時治療,往往有下列嚴重後果:如學業成績差,工作和社會交往能力受限,經濟獨立能力較低,過多的醫療檢查等費用支出,部分患者會藉助於飲酒、抽菸來自我麻醉形成物質依賴,發生抑鬱、廣場恐怖症和自殺的危險性增加等。因此,及時的診治和預防相當重要。
藥物治療所採用的種類有四種:β-腎上腺能阻斷劑如心得安;苯二氮卓類如安定、佳靜安定等;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如嗎氯貝胺及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如賽樂特、左洛復、蘭釋、百憂解及喜普妙等,藥物的主要作用是減輕焦慮的生理症狀和降低患者的人際高度敏感及伴發的抑鬱反應。但每種藥物都伴隨一定的不良反應,需要在專科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指導下服用。
絕大多數研究文獻肯定心理社會治療如社交技巧訓練、逐步暴露、放鬆訓練、認知轉變、以及一系列的認知行為技術對社交焦慮障礙有肯定的療效。一般認為,小組形式的認知和行為技術的應用是最佳的心理社會干預方法,因為許多病人在社交場合下會產生認知障礙,如過高估計他人會對自己的挑剔,過分地關注別人的看法,低估自己的交往能力,以及害怕出現焦慮反應等。
國外對社交焦慮病人多采用認知行為集體治療(CBGT),具體方法為治療12周,6個病人組成一組,每週治療性會談一次,每次2.5個小時,共治療12次。內容包括:①社交恐怖的認知行為的解釋和分析;②定式練習,訓練病人學會應用認知重建技術;③在小組集體活動期間,讓病人暴露於模擬的害怕性場合中;④在模擬暴露的同時,讓病人學會放鬆和認知應對策略;⑤在治療間歇期,為病人佈置家庭行為作業,即實體暴露練習一些日常境遇;⑥在進行家庭行為作業練習前後,由病人自己掌握應用常規認知重建技術。
在完成12周次的治療後,以後每月1次,共6次為鞏固過程,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治療師側重於強調病人學習認知應對技巧,同時積極地應用這些技術到社交場合中。
其實,對於社交焦慮,最具有重大意義的在於預防。80%以上患者起病於青少年或青年期,而這一年齡階段恰是一個心理髮展,人格完善與社會適應的關鍵過程,因此預防尤為重要,具體內容概括如下:① 學校教育強調集體主義,培養學生學會與人共同做事的習慣,認識“世界是由大家組成的,而非一個人的世界”;②從青少年期有意識地培養他們不僅是從書本上學知識,而且要學會從書本以外學知識和技能,即在人際交往中學會傾聽與觀察,逐步積累人際溝通的技能;③樹立自信心與面對挫折,將“失敗是成功之母”、“一回生兩回熟”等俗語真正應用到人際交往中;④對於社會或教育者而言,消除偏見和減少過多的呵護,多些鼓勵和用發展眼光來對待青少年和青年的成長;⑤父母親要學會與孩子心理上“分離”,不要過多控制和管束,並時刻反思自己的言行,因為父母親是青少年學習的榜樣,在潛移默化中,你的一舉一動便同化在孩子的行為中,記住“暖房裡的花草永遠長不成參天大樹”,這是真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