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微創技術已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微創小切口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手術因其切口小,創傷小、美觀、恢復快,患者接受度高等突出的優點已在臨床廣泛的應用。目前, MIDCAB的常用手術徑路主要有胸骨下段,左前外側,右前外側、左胸骨旁小切口等。
我院09年後也開展了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胸骨下段,左前外側小切口。初期階段,病源較少,主降支單支病變及PCI失敗或PCI術後再狹窄病例,近兩年,由於對左內乳動脈-左前降支吻合的優秀中遠期效果的肯定,並且隨著雜交技術的推廣,病人量較前有了顯著增加,進一步擴寬了小切口的應用範圍。
胸骨下段正中切口與傳統正中開胸行CABG相比, 手術切口在第二、三肋間以下,長約8~12cm,位置較低,保持了胸鎖關節、胸骨柄及胸骨體橫向連線,有利於維護胸廓自然結構的完整性,避免了第一肋骨骨折及臂叢損傷,有利於胸廓的穩定,減少因手術創傷對呼吸功能的影響。胸骨的創面小,對胸骨血供影響降低,降低胸骨哆開風險,減少疼痛。同時, 面板切口位置低,切口小,有利於美觀。
胸骨下段正中切口與經典的前外側小切口相比,不需要特殊器械,手術野相對開闊,操作更方便、熟練。內乳動脈的獲取更快捷容易,充分。如果術中需要,
很容易向上擴大切口為常規正中開胸, 減少了MIDCAB的風險。
左胸前外側小切口,手術切口在胸骨左緣第4/5肋間,長約8~12cm,不需要切開胸骨或斷開肋骨,進一步保持胸廓自然結構的完整性。避免了胸骨哆開的風險,切口隱蔽。但左胸前外側小切口需要特殊胸骨牽開器牽,術中應變困難。對既往左側開胸病史者,或嚴重肺部疾患者是手術禁忌。
MIDCAB手術適應證存在較多爭議。不言而喻,用小切口完成對冠狀動脈多支病變完全再血管化,從整體上講,增加了手術操作難度,其微創意義侷限在切口小,但對單支或簡單雙支病變,合理選用小切口手術確實不增加操作難度及手術風險,臨床效果確切。我院近五年MIDCAB的臨床資料統計,無手術死亡,隨訪2個月~5年,心絞痛症狀完全消失率達97.6%。臨床效果滿意.
因此合理選擇病材與小切口適應症,才能達到最佳的臨床效果,最大程度體現“微創”的意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